Telegram Web Link
Sunrise

Location: Dabouq, Amman - Jordan

Period: Dec2018 - Dec2019

Photographer: Zaid M. Al-Abbadi (published on Facebook Dec 2019)

Unfortunately this photo is being spread over the Internet with wrong information and credited to wrong person

source
国产“鸡汤”三十年 | 阅读原文

有人说:#鸡汤 是文学创作领域的显学——这里的显,在于其生机勃勃,每隔若干年便有不同形态,非常适合作为研究 #社会 的入口。尤其是在无神论的国家,人们并没有形而上的永恒偶像,因此常常会下意识地借用“鸡汤”,来试图和周围的人形成共识。

鸡汤这个能指,和“小姐”等众多汉语中性词一样,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多次语意的漂流,所指从美好逐渐滑向鄙陋。

甚至连最质朴正确的爱国主义也变成了“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充满逻辑滑坡,但需求更多阅读成本投入的陷阱鸡汤。

在这新时代的鸡汤里,“你”是不重要的,你的声音更不重要。你不可以有任何不满,否则你对什么不满,就要变成什么,就像你不喜欢一道菜,你首先应该自己去新东方学几年厨师。这篇鸡汤的炮制者,能把拒绝批评的观念和鲁迅先生的名言强行缝合在一起,就已经跨越时空,和他的陈安之前辈达成共识——吃哥们这一套的,一定是不读书的人,或者是陷入“无能狂怒”的人。
我们如何在不失去人性的情况下报道痛苦、死亡和创伤

这篇文章作者是编辑记者 Karim Doumar。工作性质,他比常人接触和阅读更多关于痛苦和苦难的文章,和其他记者一样,工作的内容就是报道这些苦难,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时期,情况更甚。

Karim Doumar 思考了怎样在传递这些真实信息的同时,不给被报道者造成二次创伤,也不给读者带来过大的负面情绪影响。让这些信息不是创伤,而能成为行动的希望。
常识传播局 | 灾难报道中,媒体用“心灵鸡汤”掩盖新闻生产能力的不足
閱讀原文 | 作者:野兽爱智慧

#灾难报道 中媒体 #鸡汤 文本具有某些语用规律性和模式化特征,分析这些文本的句式和结构,可以辨识出如下一些语法:

1。直接以第一人称对第二人称说话,运用喊话式或对话式句式:“我们”对“你”、“我们”对“你们”,制造一种亲密的、无社会距离的、家国一体的表意方式。

2。集合概念和全称概念多,如:“我们”“你们”“他们”“同胞”“中国人”“亲人”“所有人”。这样的集合概念和全称命题暗含着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基础,将情感的个体性、私人性和差异性悄然隐去,转化为集体性的公共情感,从而形成一种宏大叙事,生成情感动员的基础。

3。使用强烈的祈使句、排比句句式,频繁使用语气助词、感叹号,甚至连用两个至三个感叹号,煽情色彩浓烈。

4。用“祈祷”“祈福”这样的宗教性话语,开头框定“话题”,末尾“点燃蜡烛”是句法定式。通过这种语言句式,媒体制造一种祷告仪式空间。通过这种煽情的句式和语法,国家媒体俨然成为公众情感的代理人,以类似牧师或者心灵导师般的身份,来传递集体主义的情感和关爱。在国家主义和集体修辞的包装下,以“家-国互释”为编码框架,媒体生产出大量辞藻华丽、感情澎湃的“鸡汤”文本。

如果说“心灵鸡汤”的弊端是消解大众媒体的公共性和专业性,灾难报道中的“心灵鸡汤”为害更甚,因为它们模糊新闻焦点,阻碍公共问责,甚至包庇罪责。灾难事件发生后,人们悼念和祈福罹难者和受害者,这是根植于人性中纯朴的善,发乎天性的怜悯和 “共情”能力,是一种生物本能,它不需要人为去宣导、蛊惑、煽动。人类的理性和文明并非体现在这种生物性的善,而是理性的反思能力,即追求公共理性的善。当灾祸发生时,去追问“灾难或灾祸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避免类似的灾难或灾祸再次发生”才是公共理性的表现。担当社会责任的公共媒体的重心不应是抒发对罹难者的悼念和对受害者的祈福,也不是引导公众集体抒情,而应当致力于探求和寻找真相。
魔 而 不 妖 的 经 典 美 学 | 阅读原文

对于现代人说,#魔幻现实 这一概念是生活化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荒诞感”的认知。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是1925年由历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Franz Roh提出的,主要用来指欧洲后期表现主义画家的一种艺术倾向。“魔幻”指的是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而“现实”是说画中描绘的是日常而非想象,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似曾相识的真实生活场景。

部分魔幻主义画家会使用隐喻和符号,但是更多的画家是用并置、扭曲空间、或者超现实等手法来表现日常生活的神秘和古怪。也就是说,魔幻现实主义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态度,是“为了表现存在于人类的一切事物、生活和行动之中的神秘。”超现实主义则不同,画作内容是主观唯心的,并非来自现实生活体验,是创作者以潜意识与非理性为基础构思出来的。
在婚育学校的废墟里,她拍下80年代的生育宣言 | 阅读原文

摄影师Qing(伤心招待所老板)在西北、云南、广东那些远离城市的地方,拍下了关于计划生育的时代印记。她觉得,废墟里藏着过去的世界。

废墟拍摄仰仗运气,“你可能什么都拍不到,也可能拍到很多东西”。废弃的矿区是她喜欢的拍摄地,那里会有生活区,有学校、电影院、医院。这个矿区只保留了很小一部分在作业,生活区挪了新址,只剩下老人。而旧生活区完全荒废了,是理想的拍摄地。

对她而言,废墟是有温度的。我们无法回到八九十年代,但是进到废墟的时候,还是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她曾经看过一句话,时间里的光被请进了博物馆,时间里的尘埃留在了废墟里。这些尘埃曾经切实地,深重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她想去记录时间里的尘埃。


#计划生育
✍️
沒有咒罵的世界不會是一個沒有攻擊、仇恨或衝突的世界,而是一個喪失了緩解情緒、解除紛爭至關重要手段的世界。咒罵是重要的安全閥,讓人們得以表達負面情緒而無需訴諸肢體暴力。當然,這並不總是有效,不然「挑釁用語」這個法律範疇也就不存在了。但咒罵是在缺少實際肢體接觸的情況下,我們所擁有最接近於暴力的東西,它們是宣洩情感用的,以其他字眼無法企及的方式紓解內心壓抑的情緒。要是髒話被剝奪,我們就只剩下拳頭和槍砲了。

——Melissa Mohr📚當上帝踩到狗屎

#book #书摘 #脏话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NASA 发布的 #土星 #声音,建议戴上耳机听。(晚上还是慎听

NASA 官网有一个专门介绍这些来自 #太空 的声音的页面,其音频内容可供人们下载,并提供在SoundCloud 的官方主页链接

先感受下这张 2017 年万圣节整理的《Spooky Sounds From Across the Solar System(来自太阳系的诡异声响)》的专辑,收录了30首来自太阳系的声音。
默认一首诗很好,而又看不懂,是多么可怕 | 阅读原文

诗既是一种文艺作品,自然有好有坏,这是无需证明的。我们读古诗的正确步骤,应该是:一,至少字面意思完全看懂。二,在已看懂的前提下,鉴别好坏。好的话,好在哪。坏的话,坏在哪。三,好的诗可以读熟背下,可以学习参考。坏的诗则可以拉进黑名单,不必管它,即使它已入选教材。

假如步骤弄反,诗都没有看懂,就先默认它好极了,再倒推它好在哪,一切的解说都以解释它为什么好得如此令人发指为指导方针,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诗词
第八届 #乌镇 戏剧节静态和动态主视觉 #海报 公开。由设计师黄海设计——丰茂之光,如笋新生!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 ASCII matrix

电影《黑客帝国》有一标志形象,就是终端里掉落的绿色字符。

多年前,国外就有大神制作了 ASCII 版的《matrix》#电影,带来了相当独特的观看体验,和原版电影一样炫酷。

指路两个版本,喜欢的可自行下载保存👇

1️⃣ The.Matrix-ASCII 这版的 MPEG-2 格式有 7.44G ,时长 2 小时 16 分。

2️⃣ The Fanimatrix 一群来自新西兰的粉丝在 2003 年以 800 美元的成本在九天内制作完成了这部电影,据说这个 Torrent 文件也是世界上活跃时间最长最古老的种子文件。

📡频道:浮光掠影
🎁10个“人类高质量陪伴”实用建议

陪伴质量,简单来说,就是在陪伴的时间里你带给对方的心理感受
。美国著名的婚姻辅导专家盖瑞 · 查普曼曾提出创造“精心时刻(Quality time)”。他在对几百名夫妻进行婚姻辅导之后,把人们感受和表达爱的主要方式总结为“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话语、精心时刻、礼物、服务的行为和身体接触。“精心时刻”跟我们一般的陪伴最大的差异就是:你是否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比如聚会的时候,每个人都围着饭桌刷手机,这就不能叫“精心时刻”,只能叫“待在一起”,这样的陪伴是低质量的,因为你不能跟他人建立真正情感上的交流,也不会让对方感到被关注

如何创造精心时刻:

1️⃣ 保持目光的接触

2️⃣ 不要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做别的事

3️⃣ 把倾听重点放在“感觉”上
这不仅给了ta倾诉自己感受的机会,也能让对方感到足够的关注。

4️⃣ 观察肢体语言
很多时候,我们的语言表示了某种信息,但肢体语言上却诉说着另一种信息。

5️⃣ 不要打断对方
当对方讲话的时候,避免为自己辩护、轻易下判断、或者武断地表示自己的立场。记住,你的目标是理解对方,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

6️⃣ 练习自我表露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可以通过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更理解你。这会帮助你们加深理解,也能增强亲密感。

7️⃣ 跟对方一起回答这个问题:做什么事情时,我最能感受到你的爱?

8️⃣ 计划一次优质活动

9️⃣ 去做那些“就是为了ta而做”的事
有一些事可能是对方很在意,但你却不太感兴趣的。这恰恰是你可以努力的方向:告诉自己,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感到被爱,这相当于一次“情感储值”。

🔟 了解和探讨彼此“爱的语言”
盖瑞 · 查普曼在他的书中说道,每个人的“语言”都是不同的,这和我们幼年时的成长经历有关。而这样的差异会导致“我说了,你没听懂”的情况:明明认真付出了,对方却不领你的情,反而给关系造成了负担。

我想,“不去期待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也许就是关于亲密关系最实用的建议之一。你没有办法从一档节目、一部剧或一篇文章里拿到万能钥匙,但终归可以从他人的一些经验中获得一把把小钥匙,提升陪伴质量,可能就是其中的一把钥匙。

而这些钥匙“实用”的基础,是你们对“未来越来越好”的共同期待、步调一致的努力,以及耐心。

來源:简单心理
🏷#生活 #陪伴
📡频道:浮光掠影
作为《水浒传》的同人文,《金瓶梅》好在哪里? | 阅读原文

一代奇书《金瓶梅》究竟应当怎样读?《金瓶梅》的写作,是从批评别的文学作品入手的,这恐怕是中国小说中独一无二的戏仿(parody),因此,读出《金瓶梅》对《水浒传》讽刺性的再创造是重中之重,学者孙述宇在《金瓶梅的艺术:凡夫俗子的宝卷》如此写道。

《金瓶梅》虽然从西门庆、潘金莲与武大的公案讲起,但对武松杀嫂这个重要情节做了改动。毕竟“一个有财势没良心的奸夫和一个淫妇害了本夫,随即被一个大英雄杀了报仇”,这样的故事只是大快人心,并不现实。于是《金瓶梅》从《水浒传》“武松杀嫂”的故事中脱出,有了另一个讽刺的开局——杀人的奸夫逍遥法外,纳了女主人为妾,日子越来越好,而报仇的兄弟却进了大狱。从这里开始,小说以“奸夫”“淫妇”“坏蛋”作主角,使得读者总与他们相处,见识到他们的真实面目。

#四大名著
《西游记》原著意味之一——恶趣味 | 阅读原文

总体来看四大名著相对比较“洁净”。《三国演义》以史书《三国志》为蓝本创作文学演义,历史格局很高,并不涉及这个方面。《水浒传》绝大部分情节由男人完成,涉及女性的段落多着眼于伦理纲常,重在故事叙述。《红楼梦》则寄予一个“情”字,虽然与《金瓶梅》同属世情小说,也深受其影响,但关于性的描写浅尝辄止,总体着力于时代框架下家族大悲剧。

实际上,四大名著中对于性,描写较多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虽然是神怪小说,但对于历史、政治、社会、人际关系各方面都有极为深刻的描写,隐喻、讽刺、揭露等一应俱全,可深入解读和讨论的内容非常多,是索隐的优秀题材。在中国可能绝大多数人认知《西游记》,都是从央视86版电视剧《西游记》开始的。按现在的标准来看,这部剧是适合全体观众群、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剧,并不涉及《西游记》的深刻及少儿不宜的内容。

从原著来看,《西游记》有关性并没有直接描写,但对于相关问题从不避讳,有深有浅,有明写也有暗喻。比如猪刚鬣自吹性能力,唐三藏是“十世元阳未泄”,女儿国妇女求“交合”等等有不少处。

另外,《西游记》还有一些其他小说很少见的“恶趣味”——趣味阉割和趣味堕胎。这种趣味是其他名著所没有的。

#四大名著
1
球迷调侃,「杨丞琳」赢了「蒋雯丽」😁

#美网
“全民法官”时代,我们离正义更近了吗? | 阅读原文

因此律师不必综观对整体社会的影响,不必考虑辩护的完全客观性,可以隐瞒,用修辞的手法拼接故事,可以用单向度的视角看待案情。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不会称这样的行为“颠倒黑白”,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职业操守。

在一个现代社会中,不管是直接由公民参与的英美法系审判,还是法官审判的大陆法系国家,#司法 系统都是社会共同意志的代行者,是公民集体契约的产物。

这是一个充斥恐惧的时代,不仅是实际的恐惧,也是意识形态发明的各种恐惧。这也是技术的时代,技术目标与技术手段压抑着常识的运转,只有技术变得显眼。

因此对于运行在 #互联网 中的司法体系,我们进入到一个全民代理人的时代,在很多纠纷中,我们易于选边站,快进到互相审判和罪名的安排中,然后找到渠道,开始技术的对抗。

这恰恰成为对旁观者 #法律 #素养 需要的迫切和难度。当一个有常识的人,比当一个看似追求正义的网络代理人要困难得多,需要大得多的勇气和审慎。
2025/07/08 18:28:2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