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看报章时,要区分「新闻」与「评论

新闻(事实、数据)是定义事件的基石,评论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辩论。区分二者有助于不偏不倚地报道,及自由阐述观点,避免误导。
https://newsliteracy.wsj.com/
Forwarded from 讲座信息
【性傾向去病化二十年:滯礙與前路】

講座時間:2021年5月23日 (週日)晚8:00-10:00

講座將於ZOOM線上舉行。

講座鏈接:https://hku.zoom.us/j/94148707943

或輸入ZOOM ID:941 4870 7943

​講座語言:普通話(提供英文同聲傳譯、中文實時字幕)
科技巨头与德国大选
May 25, 3:00 PM
https://twitter.com/i/broadcasts/1lDxLpoNDokxm

德国将于今年9月举行联邦选举,这是自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以来,七国集团(G7)国家的首次联邦选举,也是15年来没有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参与的首次选举。 在2020年紧张的美国大选的阴影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要的技术平台上–他们会采取正确的步骤来遏制错误信息的浪潮,还是会出现“太少,太迟?”的情况。 我们是否应该信任平台自己做正确的事情,《数字服务法》和其他欧洲拟议立的阻遏性法规真的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保护民主制度的必需? 同时,如果这次科技巨头不采取措施,那么我们对其他国家的线上选举的可信度还能有什么期待?
🌈 SOGIE 讲座+知识库频道 - LGBT 女权 同志 性别 多元 社运
Photo
(OCR自動識別)
主讲 人 ; 王政 主题 : “ 跨 文 化 女权 实践 三 十 载 ” 主持 人 : 郭桢

讲座 时 间 :

5 月 30 号 星期 天 晚上 (国内) 北京 时 间 晚 上 9:00pm/21:00

纽约 时 间 5 月 30 号 早上 9.00am

旧 金山 时 间 5 月 30 早 上 6:00am。

欧洲 时 间 5 月 30 号 下 午 3:00 pm /15:00

主讲 人 简介 :

王政 ,1952 年 生 于 上 海 ,1985 年 离开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教 职 赴 美 留学 , 获 加 利 福 尼 亚 大 学 美国 史 硕 士 和 中 国 近代 史 博 士 学 位 。 曾 在 斯 坦 福 大 学 从 事 研 究 工 作 , 后 为 密 西 根 大 学 妇女 学 系 和 历史 系 终身 教授 , 于 2020 年 末 退 休 。 在 美 留学 任教 的 同时 , 致 力 于 推动 女 权 主义 学 术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 曾 任 " 发 展 中 国 的 妇女 与 社会 性 别 学 "课题 组 项 目 顾问 , 复 旦 - 密 大 社会 性 别 研究 所 创始 人 及 合作 所 长 , 多 年 来 为 高 校 开 设 妇女 与 社会 性 别 课 程 培养 师资 。

Zoom 会 议

ID: 602148 6809 密码 : 618421
Forwarded from 中文社科讲座资讯
近40年来中国群体性抗争事件
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第130期

美东时间:5月29日 周六 21:00 
北京时间:5月30日 周日 9:00 
点击注册讲座

近40年来中国群体性抗争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76年至1989年之间,其特征是大规模的以国家为对象的抗争为主导。第二阶段大致在1992至2002年之间。这一阶段的抗争活动规模往往不大,并且由地方性的、经济利益导向的抗争所主导。第三阶段大致在2002至2012年之间。此间,抗争者有了一定的权力意识,抗争活动越来越活跃,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民粹主义倾向。第四阶段大致在2012-2021年之间。此间抗争数量大大减少,抗争空间也在缩小,同时许多抗争活动在朝着公益组织方向发展。本报告对中国抗争的发展模式、抗争活动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贡献,以及抗争活动在中国的未来做了解释和分析。

主讲人:赵鼎新
芝加哥大学 Max Palevsky 讲席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首席指导专家。
【6.5讲座】彭仁郁|台湾的政治暴力创伤与疗愈


台湾的民主制度在慢慢走向完善,但即使在解严后,对白色恐怖受难者来说,政治暴力创伤可能仍然是进行时,甚至在其后代闲传递与延续:受迫害记忆的午夜梦回、信任的难以建立、对政治犯的污名与污蔑持续存在……这些,仍然在制造着苦痛。

台湾的民间与官方也正在探索、并一步步实践转型正义:以记录口述史的方式铭记历史、公开政治案件档案以还原真相、建立白色恐怖纪念馆以纪念受难者、教育后人……这些实践在多大程度上能换来疗愈?

回到我们的身处之地,透过台湾的经验,或许我们也能从中反思,在管控强烈的社会下,我们该怎么面对自身以及伙伴的政治抑郁?

6月5日(周五)晚上8点,Zoom房间号835 2271 5102,让我们共同聆听台湾的政治暴力创伤记忆,探讨疗愈是否可能。

【讲者简介】

现职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兼任委员。巴黎狄德罗大学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学博士,法国分析空间学会临床精神分析师。研究领域涵盖政治暴力创伤、家内性侵创伤、跨专业疗愈等,尝试在个人生命史与社会集体史交织的“临床田野”中探访创伤心灵地景。


【推薦閲讀】

彭仁郁|用聆聽與行動療癒創傷:給反課綱運動同學及其他大人的一席話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452

彭仁郁|進入公共空間的私密創傷:台灣「慰安婦」的見證敘事作為療癒場景
https://www.ioe.sinica.edu.tw/WebTools/FilesDownload.ash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Menuid=530167136406372131&fd=ResearcherPublication&Pname=Peng-pp.139-196_20210111133016.pdf

報導者Podcast|我爸爸是鄭南榕,我看了五千頁他的監控檔案。這些是我看見的、我想說的。
https://lnns.co/FiOWaQ0hEB8

報導者Podcast|「你為什麼不檢舉你爸媽?」被遺忘的政治受難者家屬,他們如何長大?
https://lnns.co/aS_JP-1R74t

創傷同學會|社會創傷的轉化:無力之力與政治
https://www.woundedtransformer.online/unit-1-lecture-3-transform/

創傷同學會 | 手足之情緒支援(課程簡介)
https://www.woundedtransformer.online/unit-01-promo-vdo/
Queer China  誌同志
https://cathayplay.com/zh-CN/queer-china

Release Date
27 November 2010

Publish Date: 08 June 2021 00:00:00 UTC

Publish End Date: 30 June 2021 00:00:00 UTC

Story:
由中国同志运动与中国独立酷儿影像开拓者崔子恩导演的纪录片《誌同志》,总结与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同志平权活动的发展,采访了本片受访者包括张北川、秦士德、李银河、郭晓飞、童戈、程青松、乔乔、许戈辉、张元等重要人物,梳理了关键的历史变革事件,是回顾中国同志运动发展历史最为全面的影像纪录。主题曲《爱不分》由女同性恋歌手乔乔演唱。
Forwarded from Deleted Account
【反送中兩周年:認清真相後的抵抗──中港關係新形勢及抗爭】

本次講座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老師,精闢分析現今香港、中國的政治局勢,以及香港目前的抗爭態樣為何?在反送中兩週年後的今天,一同思考未來的方向。

❏講者:吳叡人(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時間:2021年6月9日晚上7:00 - 9:00
❏直播連結: https://fb.me/e/1nsy113Ze
Forwarded from Deleted Account
【變動的視角與記憶:2019年以來的香港與香港研究】

時間:2021年6月12日(六)19:00 (臺灣時間)
會議地點:網上視訊進行
主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
公眾名額:250人
公眾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AJboimpd8GoGsiWY8 或參考海報QR Code
公眾報名期限:即日起至2021年6月11日(五)17:00止。
洽詢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25/07/07 18:08:31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