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无时代》看人生意义: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危机就会出现 | 阅读原文
在维舟看来,无论是天理、公理还是真理,它的提出往往针对的是群体的伦理道德和救亡图存的路径,而非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因此他认为,“中国人找到人生的个人意义,这个挑战才刚刚开始。”
#宗教 #思想 #哲学 #信仰
在维舟看来,无论是天理、公理还是真理,它的提出往往针对的是群体的伦理道德和救亡图存的路径,而非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因此他认为,“中国人找到人生的个人意义,这个挑战才刚刚开始。”
#宗教 #思想 #哲学 #信仰
Telegraph
从《虚无时代》看人生意义: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危机就会出现
上帝已死,人类何为?自尼采于1882年提出“上帝已死”这个著名的论断,拉开西方无神论时代的序幕以来,西方人就为这个问题着迷,苦苦寻找答案。在《虚无时代》一书中,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Peter Watson)以这个标志性事件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将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对该问题的思索编织进一幅宏大的社会图景内。 对上帝的信仰或者幻灭事关人类在何处安放自己的灵魂,而灵魂一直都是沃森关注的思想史重要话题。在前作《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中,沃森就将“灵魂…
认知偏差.jpg
2.3 MB
中西之间,新旧之外:晚清科幻小说如何想象一个进步的世界? | 阅读原文
晚清 #科幻 小说中那些有意思的发明,诸如电气术、催眠术乃至造人术,不仅仅是天外飞仙般的技术应用,更有其隐喻性质,象征着知识分子在忧患中革新造人的尝试,既吸收西方的现代科技,又保留自身的「心力」与「脑力」。
晚清 #科幻 小说中那些有意思的发明,诸如电气术、催眠术乃至造人术,不仅仅是天外飞仙般的技术应用,更有其隐喻性质,象征着知识分子在忧患中革新造人的尝试,既吸收西方的现代科技,又保留自身的「心力」与「脑力」。
Telegraph
中西之间,新旧之外:晚清科幻小说如何想象一个进步的世界?
思考一下,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与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讲述的都是在危机中寻求自救的故事:《新中国未来记》预言面对未来国族竞争,中国何以在世界之林中立足;《流浪地球》讲的是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太阳系即将被吞没,人类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奔往新家园。 除《新中国未来记》之外,其他一些晚清小说也都体现出了更宏大严肃的意图——吴趼人《新石头记》以贾宝玉漫游未来文明境界的奇遇辨明“文明”与“野蛮”的不同,指出西学不见得都“文明”,国学也不就是“野蛮”;《新法螺》中主人公超越科学的羁绊飞天入地,看似滑稽不已,落脚点却在于民族救亡与启蒙。…
苏联解体30周年,一场试图拯救它的未遂政变 | 阅读原文
1991年12月25日,西方世界正在欢度圣诞,#苏联 红旗却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这个诞生自枪林弹雨的庞然大物从地图上消失了。今年是 #苏联解体 30周年,苏联的解体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它为何在那个时间以那种方式结束?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内忧外患步入末路?人们尝试给出自己的解答。本文节选自《苏联解体亲历记》,作者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小杰克·F.马特洛克。
关联阅读:https://www.tg-me.com/inbox_all/225
1991年12月25日,西方世界正在欢度圣诞,#苏联 红旗却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这个诞生自枪林弹雨的庞然大物从地图上消失了。今年是 #苏联解体 30周年,苏联的解体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它为何在那个时间以那种方式结束?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内忧外患步入末路?人们尝试给出自己的解答。本文节选自《苏联解体亲历记》,作者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小杰克·F.马特洛克。
关联阅读:https://www.tg-me.com/inbox_all/225
Telegraph
史海丨苏联解体30周年,一场试图拯救它的未遂政变
在美国政治中,曾有一个时期,政治上的决定都是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达成的——或许这只不过是个传说。在俄国,与之相似的情况发生在充满蒸汽的浴室里——一个不仅可以放松、饮酒、聊天的地方,还可以讨论大事,特别是秘密的事。 1991年8月17日,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邀请了几位同仁去克格勃在莫斯科的一处秘密场所洗蒸汽浴,这个地方的代号为“ABC小屋”。“ABC小屋”拥有豪华宾馆的所有娱乐设施,比美国政治家通常光顾的宾馆还要奢华。
如何识别煤气灯操纵(PUA)陷阱 | 阅读原文
日常生活中,「煤气灯操控」下的男女关系十分普遍,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受害者或施害者)往往身陷其中并不自知。精神控制(Mind control)、洗脑(Brainwashing)、PUA(Pick-up Artist)、煤气灯效应……不论冠以什么称谓,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让受害者质疑自我都是其核心本质。该如何辨认这类型的操控?看完本文你或许会有收获与心得。
相关书籍 #book📚《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 #gaslighting
日常生活中,「煤气灯操控」下的男女关系十分普遍,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受害者或施害者)往往身陷其中并不自知。精神控制(Mind control)、洗脑(Brainwashing)、PUA(Pick-up Artist)、煤气灯效应……不论冠以什么称谓,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让受害者质疑自我都是其核心本质。该如何辨认这类型的操控?看完本文你或许会有收获与心得。
相关书籍 #book📚《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 #gaslighting
Telegraph
如何识别煤气灯操纵(PUA)陷阱
“煤气灯操纵”(gaslighting)一词自特朗普上台后变得广为人知,以致牛津词典将其提名为2018年热词之一。 煤气灯操纵不仅渗入词典,还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之一。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的晚间新闻节目《安德森·库珀360》(Anderson Cooper 360)有一特别栏目,叫作“我们把煤气灯开着”,旨在揭露政客的谎言。 通俗地说,煤气灯操纵指通过否认事实、受害者的周边环境或感受以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被操纵的人会否定自身认知和感受,以及生而为人的基本。 如果妻子跟丈夫说…
浮光掠影
认知偏差.jpg
这份认知偏差列表里有一个是【旁观者效应】,解释为在一旁围观的人越多,挺身而出去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低。
简单表述就是:
1. 某地发生了一次事故,附近有一群人。
2. 每个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于是观察周围的人的反应。
3. 每个人都在默默的观察其他人的反应,于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人有反应。
4. 于是,所有人都认为「没反应是对的」,所以对事故不作出任何反应。
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也就是在群体活动中,当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干什么并随从。对身处困境而亟需帮助的人而言,如果只有一个陌生人而不是一群陌生人在场的话,他得救的概率反而会要大一些,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例子就是路边跌倒的老人无人救助。
多元无知之所以起作用,中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因为错误地判断了他人的想法,认为群体中其他成员对某个行为的表述就是其真实的想法。
群体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认同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融入社会,具有自动性。人们非常讨厌被群体和他人孤立,所以迫于同意他人一些意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被孤立,为了能被群体接受,即使私底下并不认可某种规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自己很赞成。在很多情况下,跟着群体走是最有效的行为方式,但当群体中的人们都在进行一个错误的行为时,就会模糊群体成员中正确的价值观,他们会认为自己原本正确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从而修正自我的意见,让自己与群体更加和谐,这个时候群体规范的力度会大于社会规范。
所以,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什么:
一、当遇到一些意外(紧急)情况,别人不对劲时,不要跟随群体没有任何动作。迅速伸出援手,哪怕是拨打 110 。
二、自身而言,当遇到危险时,一定要让旁边的人知道你需要帮助,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指着特定的(比如穿红衣服最高那个)某一个人:「我需要你帮助」「帮我报警」……
📡浮光掠影:@inbox_all
#心理学 #多元无知 #认知偏差
简单表述就是:
1. 某地发生了一次事故,附近有一群人。
2. 每个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于是观察周围的人的反应。
3. 每个人都在默默的观察其他人的反应,于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人有反应。
4. 于是,所有人都认为「没反应是对的」,所以对事故不作出任何反应。
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也就是在群体活动中,当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干什么并随从。对身处困境而亟需帮助的人而言,如果只有一个陌生人而不是一群陌生人在场的话,他得救的概率反而会要大一些,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例子就是路边跌倒的老人无人救助。
多元无知之所以起作用,中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因为错误地判断了他人的想法,认为群体中其他成员对某个行为的表述就是其真实的想法。
群体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认同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融入社会,具有自动性。人们非常讨厌被群体和他人孤立,所以迫于同意他人一些意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被孤立,为了能被群体接受,即使私底下并不认可某种规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自己很赞成。在很多情况下,跟着群体走是最有效的行为方式,但当群体中的人们都在进行一个错误的行为时,就会模糊群体成员中正确的价值观,他们会认为自己原本正确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从而修正自我的意见,让自己与群体更加和谐,这个时候群体规范的力度会大于社会规范。
所以,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什么:
一、当遇到一些意外(紧急)情况,别人不对劲时,不要跟随群体没有任何动作。迅速伸出援手,哪怕是拨打 110 。
二、自身而言,当遇到危险时,一定要让旁边的人知道你需要帮助,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指着特定的(比如穿红衣服最高那个)某一个人:「我需要你帮助」「帮我报警」……
📡浮光掠影:@inbox_all
#心理学 #多元无知 #认知偏差
Telegraph
50种认知性偏差——关注认知,理解偏差,做最好的自己
人类的大脑是相当狡黠的:当我们认为自己了解事情的时候,有一大堆的认知偏见可能会扰乱工作。我们整理了50种认知偏见,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网络争论、星座运势等各处。除了定义它们,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偏见的例子,从干扰你会议管理的团体迷思到使你在商店打折时花太多钱的锚定效应。了解这份偏见清单可以让你意识到是否偏离目标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人类学家的启示:工业社会如何误解了人类的童年? | 阅读原文
在一个依赖技术技能的世界里,由成人指导的正规 #教育 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当涉及到学习社会技能时,在由 #儿童 组成的社群中学习也许是最好的。
在一个依赖技术技能的世界里,由成人指导的正规 #教育 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当涉及到学习社会技能时,在由 #儿童 组成的社群中学习也许是最好的。
Telegraph
人类学家的启示:工业社会如何误解了人类的童年?
每年在世界各地,大致相同年龄的孩子们被挤进教室,被限制在课桌前,目的是向成人老师学习。但孩子们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吗? 在如今这个技术依赖性强、经济复杂的世界里,某些特定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而那些基于事实的知识,无疑最好由有经验的人传授——通常是成年人。 但是社会学习呢?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因其相互依赖而与众不同,合作是个人生存和社会运作的核心。那么,儿童通常是如何学习合作的呢?对小规模社会的人类学研究——包括我对委内瑞拉的雅鲁罗人和生活在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之间的研究——有力地表明,儿童是相互学习的。 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