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1996年10月,意大利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安德烈来到中国。他想拍摄一部表现中国先锋艺术的纪录片,他选择了崔健和王小波。其时,王小波从人民大学辞职,《黄金时代》刚刚获《联合文学》小说大奖。安德烈事后说,没有想到王小波能出名,当时王小波的读者很少,他的书无法进入主流图书市场,只在书摊中流转。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1996年10月,其大部分素材已经丢失,以上对话为现存片断的记录。

王小波生前留下的视频资料极少,除了这一段,网上可查的是1995年做客电视栏目《三味书屋》的访谈,另外还有一段是1995电台广播读书节目【孤岛访谈】的音频

#王小波 #视频
⬆️格雷利克·米哈伊尔·维克托罗维奇(Горелик Михаил Викторович,1946-2015,苏联/俄罗斯历史学家兼插画艺术家)笔下的蒙古人(以拔都西征军-金帐汗国为主)

source

#蒙古人 #铠甲 #插画
Timelapse of the Future

This video shows Earth to the end of time, trillions of years into the future, to discover the fate of Earth and the universe. This video starts in 2019 and travels exponentially through time, witnessing the future of Earth, the death of the sun, the end of all stars, proton decay, zombie galaxies, possible future civilizations, exploding black holes, the effects of dark energy, alternate universes, the final fate of the cosmos - to name a few.

YouTube Channel melodysheep,一位美国音乐家、电影制片人、视觉特效艺术家和编辑,他的视频极具科普性和视听观赏性,相关配乐可以在 bandcamp 收听。

#时间 #宇宙 #视频
✍️
大师们的退稿信⬇️

简·奥斯丁(Jane Austen)《诺桑觉寺》 1817年出版

如果阁下要我们买下这本书的话,我们宁愿用同样的价钱把书退回去——只求您打消这个念头。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洛伊》《马洛纳之死》 1951年出版

这两部书稿我都看不下去,也就是说,我的目光根本就拒绝在任何一页上逗留,压根儿不想知道里面的文字有何意义……这部书稿根本就是胡扯……出版或不出版根本就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那一点意义也没有;美国大众读者的品味虽然跟法国前卫小说家的品味一样糟糕透顶(贝克特是法国作家),但我想他们还没有糟到接受这种小说的地步。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惨不忍睹的童年时光》(此书一直未曾出版)

实在很抱歉,但此时我不得不来个大义灭亲——《惨不忍睹的童年时光》非得拿掉不可。这篇小说长长的题目看起来有点神秘,但内容就像那些繁琐冗长的外交辞令,实在糟透了。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萨托里斯》 1929年出版

如果这本书还算略有剧情与结构的话,我还可以给你一些删修的建议。但因为你写得太过松散,所以我想再怎样修整也没有用。我拒绝出版的主要理由是:你根本没有故事可以写。


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人间天堂》 1920年出版

这故事到最后似乎没有一个结局——无论是主角的生命历程,或者是他的性格,都没有发展到一个能够被当成结局的阶段……简而言之,这故事对我们而言似乎还没有走到最高点。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春潮》 1926年出版

如果我们出版这本书的话,先别提会不会刻毒伤人,人们光是用「品味差劲无比」来形容就我们受得了。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在笼中》 1897年出版

我从没有读过这么单调的故事,它带我陷入了那虚假的文字的泥淖中,它诱发不了情感,只让我感到疲惫。有些专业批评家常常把曲折迂回的文字游戏误认为艺术作品,只有他们会把这本小说当成佳作;有血有肉的人,读它的时候都会哈欠连连,然后把它摆到一边去。但前提是:他们得先把它拿起来看。


乔伊斯(Jame Joyce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1916年出版

这本小说里有很多拖拖拉拉的地方……它太不着边际,缺乏形式,没有限制。而作者又毫不遮掩地描绘丑陋的事物,使用脏话;有时候它们就这样赤裸裸地被故意摆在读者面前,实在很没必要……小说的结尾极度凌乱:作者的文字与思想就像潮湿无用的石头,碎成一片一片,散落一地。


D.H.劳伦斯(D.H.Lawrence)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928年出版

我是为你好才告诉你:不要出版这本书。


毛姆(W.Somerset Maugham)《刀锋》 1944年出版

作者对于自己生活哲学有着极为冗长的陈述,大部分写得糟透了,而且很悲观……我不认为这本书会成为畅销书,虽然我不会说这是一本令人无法忍受的书,但我认为它是一本差劲的书。


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白鲸记》 1851年出版

我们必须遗憾地说出我们一致的意见:彻底反对这本书的出版——因为我们认为这本书不会适合青少年读者来阅读。这是一本很冗长、风格陈旧的书,虽然表现上看起来它是深获好评的作品,但我们认为它并没有那个价值。


惠特曼(Walt Whitman)《草叶集》 1855年出版

我们认为,把心力投注在这本书上面,是很不理智的一件事。


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在斯万家那边》(《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1913年出版

乖乖,我从颈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经死掉了,所以我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一个男子汉怎会需要用三十页的篇幅来描写他入睡之前如何在床上辗转反侧。


萧伯纳(G.Bernard Shaw) 《不合理的纠结》 1905年出版

这是那种让人最讨厌的小说,是一部集奇怪、堕落与粗糙为一体的大成之作。这本小说的作者想要写些有关人生的东西,但是他一点也不了解人生。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洛丽塔》 1955年出版

作者实在应该把他的想法都告诉他的心理医生(他也可能真的说了),而且这本小说也有可能是那些想法经过扩充后的结果……这里面有些段落写得不错,但是会让人吐到爬不起来,即使是比弗洛伊德还开放的家伙也会受不了……这不会是一本卖座的书,而且对于一个刚刚成名的作者而言,也会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这整本书从头到尾都沉溺在一种堕落的氛围里面……作者常常写着写着就陷入了一种像精神病一样的白日梦,情节也跟著混乱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有关逃亡的剧情……最后的结果,主角好像把自己给变成野人一样,好可怕。让我最感到困惑的是——这作者居然还想找人出版这本书?我现在实在找不到出版这本书的理由。我建议不如把这本书用石头埋起来,一千年后再找人出版。

——以上摘录自《退稿信》· 新星出版社 · (安德烈•伯纳德 编 陈荣彬 译)

#退稿信 #书摘 #book
寻路上海滩
观察城市,道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为市政的一部分,城市道路的数量和长度极大程度显示城市的发展状况。 如今的上海,辖16区,面积超过6300平方千米,是一座“超级城市”。今人可能难以想象,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小渔村。

(建议点开网页🔗阅读,可视化图表更能直观感受魔都风云变迁)

#上海 #城市 #道路 #街道
寻找夏朝 ①| 中国从哪里开始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围绕“夏”而产生的种种纷争,并不只是对材料、方法、理论的不同认识导致的不同结论,背后,还有一个人的身份、进入考古学的初衷、史观和对安身立命之所在的不同理解。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很有趣的一个演示,自发同步:易拉罐平台上的节拍器,开始以不同的方向和幅度摆动,最终自动变成频率和方向一致的同步摆动。

自然界中这样现象也不少,譬如蟋蟀会齐声鸣叫,一群萤火虫在黑暗中同步发光,科学家发现没有大脑的海星爬行时腕下沟内的管足阵列也会趋于同步以便更快地移动。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个例子是集体鼓掌👏,人群中不连贯的拍手会变得整齐划一,所有人都以同样的节拍发出声响。

#视频 #自发同步
2025/07/07 19:39:24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