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1989年17岁的高二学生蒋捷连,6月3日晚经木樨地前往天安门广场,在复外大街29楼前长花坛后遭戒严部队枪杀。子弹从其后背左侧穿胸而过,伤及心脏,被送至北京儿童医院时,已停止呼吁。蒋捷连是6月3日夜晚木樨地一带第一批遇难者。 https://truth30.hrichina.org/chs/jiang_jielian.html source
我觉得纪念六四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膜拜哪个学运领袖。而是纪念中国人还是人的岁月。

有诉求敢表达,敢和「最高」领导对着干。敢平等对话提要求。敢骑着自行车去参加聚会。敢笑着接受外媒采访说:这是我的责任。

这是公民的样子。人的样子。 source
1989年6月4日凌晨,42岁的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部法律处工作人员杨明湖,因担心学生的安危,骑车前往天安门广场,凌晨两点半左右,在长安街被戒严部队开枪射中,膀胱被打成几片,骨盆炸成一个大洞,于6月6日8时死亡。 source
1989年6月3日夜,北京19岁的高二学生王楠携相机骑车前往天安门广场,4日凌晨1点左右,在人民大会堂北侧南长街南口被戒严部队开枪击中,子弹从其左上额射入,从左耳后穿出,士兵不许民众抬他,王楠于凌晨3点半左右死亡。source
husband stitch/丈夫针:在女性生产之后,医生给产妇下体缝线时,会故意把女性下体缝的比怀孕之前更紧,目的是丈夫行房时可以有更愉悦的感觉,但是女性会因此承受下体撕裂的疼痛。非洲割礼、中国裹小脚、欧美husband stitch,在折磨女性,取悦男性这方面,世界各地都差不多 source
1989年6月3日晚11时左右,23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陈来顺听说解放军开枪杀人了,他不相信,遂背相机和同学一起赶向天安门广场。遇戒严部队开枪扫射,于是爬上大会堂西侧附近平房房顶。在他拍照时,头部被射中,不治身亡。source
Little pride foxes group🦊🌈

Happy pride month 💖 source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在这个世界上,是先有人才有了国家、法律等等一切社会规范,在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个体,是人创造了国家。

我们应该忠于的是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忠于哪个政党。我们要尊重自己,自己把自己当人,把同胞当人,国际社会才会尊重我们。

中国要拥抱世界,成为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成为一个人人都想来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 source
今天,我们纪念那些在1989年6月4日中国政府的镇压中失去生命的人们。虽然中国禁止对当日发生的惨烈事件进行任何公开讨论,我们今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这张图片,以此说明党媒事实上曾报道过这一事件。 source
相关事件:6月4日中午,英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发布了1989年6月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随后微博被删除。

被删帖后,英国驻华大使馆在推特发帖:在20分钟内,审查员已经删除了我们在微博上发布的帖子,审查了来自党内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在屠杀当天的新闻报道。更多内容如下:1989年6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社论,题为 《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坚决镇压反革命暴乱》。但题为《北京这一夜》的文章则详细介绍了医院如何接待了大量伤亡者。这被解释为当时的编辑们试图吸引人们对大屠杀的关注。中国领导人后来谴责了该报的编辑决策。总编辑被迫下台,另一名编辑被判处4年徒刑。如今,1989年6月4日事件在中国遭到严格审查,甚至要删除这张党媒自己报道的图片。不管当时还是现在,公民结社、集会和言论自由——这些中国宪法规定的权利——都受到压制。 source
唯一披露六四镇压及痛斥当局的中共官方新闻,来自六四当年时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副主任的吴晓镛。

6月4日那天,吴晓镛是早班的值班编辑,途经木樨地和公主坟,亲眼目睹屠杀后的惨状。

“请记住1989年6月3日这一天,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了最骇人听闻的悲剧。”

吴晓镛被判刑4年。 source
2025/07/06 06:10:1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