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1963年台北慧日講堂,那命運般的師徒相遇,對 上人甚至慈濟來說,是一個意義特殊的日子。印順導師曾說過當時收下這位弟子的剎那一念:因為他買《太虛大師全書》,所以我才答應。太虛大師雖然不是我直接的師父,但他是我的老師。所以,世間的事啊,不可思議,那真是想也想不到的因緣。

證嚴上人開示:
「為佛教,為眾生」,那就是導師,他就開口就這麼說:「你我師徒有特殊的因緣,你既皈依要受戒,你要記得將來『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這就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緣。

所以「為佛教,為眾生」,一路走過來,的確是很辛苦,不過我很甘願,我天天都在感恩、感恩,感佛恩、感師長恩、感我的父母恩。沒有父母生育我,就沒有我今天;沒有導師允許、接引我,我就無法受戒,無法受戒,我也沒有今天。經過了受戒,我要感眾生恩,這個是天天我心心念念。

#印順導師 #受戒 #師徒因緣 #為佛教為眾生 #人間佛教 #三代因緣一套書 #慈濟世界的原點

敬請收看今日2024.6.4(二)
大愛電視 19:45 #人間菩提
沒有一件人、事、物可以恆久不滅,但是超越世俗的法親情、菩薩大愛,將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凝聚起來,在現代社會真的是難能可貴

證嚴上人開示:
法親,師父的弟子,你們就要替師父去關心,我們手機打一下,這樣與他談幾句、鼓勵,要不然孤單無伴,有時候與他聊聊天。這個時代都是孤老,或是兩老相依,這是現代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有了法親就沒有孤單,我們三不五時這樣叫他一下,出來動一下,關心一下,這比血親更重要。

因為我們法親在周圍裡面,我們還有這樣的精神理念。他們的子孫再更親,各人都要做生意,各人有他們的生活,那就是遠親不如近鄰,我們是近鄰的法親。這樣,我們如果大家都這樣,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很有價值,不會孤單。

#周照子 #法親關懷 #花蓮慈濟志工溫馨座談 #安美計畫 #遠親不如近鄰 #高齡社會 #獨老 #兩老相依

敬請收看今日2024.6.5(三)
大愛電視 19:45 #人間菩提
人生有八苦,愛別離的苦是最難忘的,「失去」是人生必經之路,也是必學的課題。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陳燕晶走出喪夫之痛,轉換心境加入付出行列,她超越自我的勇敢令人動容。

證嚴上人開示:
為什麼會那樣的苦啊?最愛的人留不住,短短的幾十年,留不住人的人最苦。只要我們認識了人間,知道人生苦、空。其實都是苦難偏多,不就是在分享、提起,那有的親、愛的,的確我們要期待永遠在一起,人生許多求不得苦,因為自然法則。

儘管說,我看得開、放得下、很超越,但是也要靠近人間去表達出了我不捨、我苦,是真正的是不捨、是真正的苦。苦又何用呢?不捨又奈何呢?還要自我再超越一下。這就是我們學習的菩薩道。

#馬來西亞北海溫馨座談 #陳燕晶 #見苦知福 #人生八苦 #愛別離 #超越自我

敬請收看今日2024.6.6(四)
大愛電視 19:45 #人間菩提
佛陀教導佛弟子覺悟之道,兩千五百年後,全球慈濟人回饋佛陀故鄉, 星馬志工一再來回奔波尼泊爾、印度,發願帶動更多菩提種子,為佛陀的故鄉注入希望。

證嚴上人開示:
期待能回饋佛陀故鄉。是我這一輩子一個心願,星馬菩薩代替我行願。我心有願力,身體走不到,你們幫我走到。你們是行經之路,走經的道路,你們走到了。我真的是很感恩,也很感動。

師父為你們祝福,祝福你們想得到,而且走得到。那人間路、成佛道,你們現在是人間的路,其實你們的精進,叫做成佛之道,你們都可以做到了,感恩。知「道」,知道這條路叫做知「道」了;知「道」,簡單一句話就覺悟了。因為「知」還有「道」,那就是覺悟之道,腳踏實地真正地去做,就可以成佛。你們的做,就是行菩薩道。

#新馬菩薩 #印度 #尼泊爾 #回饋佛陀故鄉 #浴佛 #行經之路 #萬法孝為先 #跪羊圖

敬請收看今日2024.6.7(五)
大愛電視 19:45 #人間菩提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實業家穿上慈濟制服後,就跟所有的志工一樣,搬物資、清潔打掃、捧起愛心箱募心募愛……,雖然佛說「富貴學道第二難」,但他們放下身段,「謙和好禮心有愛」,克服享受、名利與地位,「富貴學道也不難」。

證嚴上人開示:
因果絲毫總是躲不過去,所以說「己做己得 不做不得」,我沒有種因在那裡,要叫它結果哪有可能,所以你們要相信師父說,己做己得 不做不得,所以我替誰做,其實是你做的,就是你得的,慈濟整年事情都很多,還是需要我們社會的,各位企業家、各位菩薩們大家來共襄盛舉,所以我都一直說要共善 共善,時常我都說,不分大小企業總是要合心,力量要互相,互相牽手 彼此努力,這樣社會的共榮,才是真正的事業的成功,以這都是彼此要感恩,天天我都跟大家說,還是「合和互協」,不只是在臺灣,對企業界我說共善,也期待普天之下,國際間都是同樣要有共善,這樣就是人生最有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大愛一臺播出時間
6/8(六) 18:30
6/9(日) 05:30 /09:15
所謂「富人一餐飯,窮人半年糧」,我們只要 平時的花費節省一點,並不影響生活,卻可救人的命,何樂不為?賺錢不容易,賺到了錢也要懂得如何使用;除了生活所需的日常開銷,多餘的能夠布施行善,這是最懂得花錢的人。

證嚴上人開示: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我們要積福,要積福。凡事都要勤儉,勤就是要精進,儉就是少丟、少浪費,我們可以大家累積起來,可以幫助。看看一把米,平常的生活節儉一點,對自己的生活沒差,但是節省自己一口飯累積起來可以給一個人。

過去師父都說:「付出無所求,不要計較。」不要計較。現在我要跟大家說:「要計較。」對自己計較,不要浪費;對自己要呼喚,存一口飯就可以造福很多苦難人。總是你會很有心得,會多多跟大家分享,真的佛法。來生來世我們還要再繼續,不迷途,永遠都走在菩薩道上,不會迷途掉了,這都是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 #一把米 #米撲滿 #做好事要計較 #對自己計較 #身體力行 #回饋佛陀的故鄉

敬請收看今日2024.6.8(六)
大愛電視 19:45 #人間菩提
2024/06/29 14:14:0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