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Forwarded from NGOCN
劳动透视|专访香港前职工盟总干事蒙兆达(上):五一游行是香港的集体回忆
https://ngocn2.org/article/2023-05-09-zhi-gong-meng-1/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前,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香港都是热闹的,数千名劳工会走上街头,呼吁关注劳工议题,倡导劳工权益。2023年的五一,这座资本主义城市依旧是喧闹的:31万内地游客涌入香港;就在前一天,还有超过一千人聚集于铜锣湾,为一个本地偶像团体成员庆祝生日。劳工的声音却沉寂了。只有少数劳工组织成员在地铁站外摆设街站,还有一位艺术家穿着cosplay衣服,举着标语。

五一游行是香港公民社会的缩影。它见证着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壮大,又在政治强压下萎缩和凋零。2021年10月,陪伴了五一游行三十年的职工盟宣告解散。在解散前,它曾是香港最大的工会组织之一,高峰时曾拥有超过90个属会,超过19万名会员。2023年4月,其前主席黄迺元以个人身份向警方申请,想在疫情后延续五一游行的传统。4月26日他被警方带走,之后宣布申请取消,但取消详情限于国安法无法透露。

五一前夕,NGOCN专访了职工盟前总干事蒙兆达。本次专访将分上中下三部分刊出。在上篇,蒙兆达回顾了香港五一游行的历史,阐述了它对香港的意义。

墙内链接:

图片版
https://mcusercontent.com/da19421f050388da556911ffe/images/9127ad0c-6afd-3908-9d2f-6ac5a0b9900f.jpeg

PDF版
https://mcusercontent.com/da19421f050388da556911ffe/files/375b9096-db75-ce9d-b2d1-e90a01d389f1/专访香港前职工盟总干事蒙兆达_上_五一游行是香港的集体回忆_NGOCN.pdf

PDF加密版(密码0509):
https://mcusercontent.com/da19421f050388da556911ffe/files/437f6ca0-833b-e44b-1e50-938d68396722/e9f32c8d9f3380ffprted.pdf
Forwarded from NGOCN
旧文|川震十年,“我们的娃娃”还在等一个答案
https://ngocn2.org/article/2020-10-02-parents-who-lost-their-children-in-wen-chuan-earthquake/

15年了,对汶川地震中豆腐渣工程的追问从未间断。无论遇上怎样的阻拦和困难,总有人在前仆后继地追问一个说法。15年前的汶川地震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伤痛,但灾难背后的真相和公正一直是模糊的。有关校舍坍塌的报道遭到销声、维权家长上访被拦、独立调查遇难学生的谭作人却被判“煽颠罪”顶格期刑等事件更加深化了这场灾难的阴影。在那个网络行动活跃、相信“围观”能改变中国的时期,网民志愿者还能够参与调查遇难学生,践行公民责任。

正如纪录片工作者艾晓明所言,社会运动是有潜流在的,表面冻结的河流,在冰层下也会有活水在涌动。回顾这篇深度报道,让我们与他们并肩前行,拒绝遗忘。

#汶川地震十五周年祭
#不能只有重生没有追责
Forwarded from NGOCN
517述评|另一种“恐惧”:写在国际不再恐同日
https://ngocn2.org/article/2023-05-17-fear-written-on-IDAHOTB/

今年2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不歧视性少数等正面言论,但时隔三个月,就在这个517国际不再恐同日前,中国最大的LGBTQ公益组织之一,北京同志中心宣布停运。尽管中国政府已不是第一次在国际平台上发布类似反歧视言论,但从事同志权益和组织活动的行动者,却早已在打压的阴霾下深陷恐惧,举步维艰。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从一位LGBTQ领域资深公益人的视角出发,来了解近几年中国LGBTQ运动和行动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下,是否能等来希望?


墙内链接:
注:第一次打开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请用非国产浏览器打开

http://bafybeic4c4xqmpmijrmko62nozvnujwwnbxg27mppf4e5ltwjvt6qtigxi.ipfs.lo1upiogi9ng8ol4.info/article/2023-05-17-fear-written-on-IDAHOTB/

图片版
http://bafybeiawldxu5plw5xc3kzhigyvfi3tv5uycqwbsdwmia2y4lnm72h2gea.ipfs.lo1upiogi9ng8ol4.info/

PDF版
http://bafybeigmlr5f4u6ktnc4kyqcdd5he46hutv4mgkpqtjsfbzxzhqgcs7by4.ipfs.lo1upiogi9ng8ol4.info/
香港妇女运动:本地女权组织走过怎样的道路?
陈子云
https://www.wainao.me/wainao-reads/Hong-Kong-womens-rights-movements-05252023

来到廿一世纪的今天,大陆与香港的女性,仍然面对种种困难、诸多挑战。大陆在新冠疫情间爆出的铁链女事件、唐山打人事件、广州女子因没戴口罩被人捆绑跪地示众;香港方面,香港平等机会妇女联席的调查指出,近四成香港女性曾遭遇性暴力,疫情下亦令涉亲密关系暴力的求助升近一倍。

尽管两地女性在现实面对困难的处境,然而网络上仍然充斥各种抗拒、污名化女性主义及女权的声音。如何教育大众性别平等意识,预防女性遭到不同形式暴力,并且进一步改善女性在不同范畴的参与?歪脑访问了两个由八十年代成立的香港女权组织——“新妇女协进会”与“妇女劳工协会”回望过去,忆述从1980年代走到今天的妇运路,并在社会形势大变的后疫情时代继续前行。现时旅居瑞典的学者曾金燕曾先后在中、港两地生活,她对两地女性处境及组织动员模式的观察又是怎样?
2👍1👏1
Forwarded from 何日未来
#讲座

【香港大学法学院平权项目|
李柯:挣脱束缚的婚姻—当代中国的国家法、权力不平等
Marriage Unbound:
State Law, power and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观看地址:
youtube:https://youtu.be/7UJLWGHxu98

视频号:平权在线

#婚姻权益保障 #婚姻法 #性别不平等 #性别歧视 #权力失衡 #权力不平等 #powerrelation
2
#导读 近日一则「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第九次消除妇女歧视公约履行审议会议现场发言中表示,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对 LGBT 群体没有歧视」的新闻引发了中国性少数群体的群嘲。无论如何,还是来看看联合国人权机构关于中国的 LGBT 权益究竟说了什么吧。可以看到,调研的状况令人堪忧,真正实行起来保护性少数权益还是很不够的。对于生存在中国的 LGBT 群体来说,面对的是更实际的问题。

China Queer Women Working Group 中国酷儿女性工作组

China Queer Women Working Group (80th PSWG) 中国酷儿女性工作组(第 80 次会前工作组)

LGBTQ+CN & China Rainbow Observation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彩虹观察与人权观察

这几则都只有英文报告,希望有心人可以翻译成中文。
Forwarded from 十三月评论
2021年,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历史学者Jeremy Brown出版了专著June Fourth: The Tiananmen Protests and Beijing Massacre of 1989。作为一本关于八九民主运动的综述性专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视角的全面(comprehensive scope),把运动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高层决策、镇压情景、地方动态、后续余波、秋后算账、历史遗产等方方面面都讲到了。本书作者讲授过多次关于八九民主运动的专题课程,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课堂教学而写,所以非常适合作为了解八九运动及关于该运动最新研究成果的入门读物。

当然,这本书在整体史观的层面上比较陈旧,基本还是从“镇压者vs受害者”、“强制遗忘vs记住真相”的传统二元对立视角出发。我实在不知道对于理解这场运动与当下中国政治之间的关系而言,这样的视角还有什么生命力。但另一方面,正如任何一位优秀的社会史学家所应该做的那样,作者高度关注普通人、边缘人的命运,花了大量篇幅去讲那些游离于主流运动叙事之外的故事,因此在史实与叙事层面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书给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第四部分(Nationwide)。这部分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章讲述了极少被人讲述的故事:1989年3月拉萨抗议期间的暴力镇压和戒严,一定程度上可被看作是是六四屠杀惨剧的先声;而1989年5月全国各地穆斯林群众针对《性风俗》一书的大规模抗议,也和民主运动产生了共振效应。这部分的其他章节也讲述了大量全国各地民众——尤其是工人——在运动期间与镇压之后的行动故事,其中很多故事是不常为人所知的。

今年另有一本关于八九运动的学术著作出版,是社会学者苏阳的Deadly Decision in Beijing,从高层宫廷政治角度分析戒严与镇压的决策过程。但我个人感觉这本书在洞见和信息量方面都较欠缺,因此也就不再特意跟大家推荐了。
Forwarded from 衔枚疾进
2020-2021年期间,工潮(gongchao.org)、Made in China Journal、positions politics、Critical China Scholars等组织联合举办过一系列名为“中国与左翼:批判分析与草根运动(China and the Left – Critical Analysis and Grassroots Activism)”的线上讲座。如今这些讲座的文本已集结在题为《底观中国: 批判分析与草根运动》的小册子里,主题囊括女权运动与照料劳动、科技业工人意识、新冠疫情、亚裔离散族群、新疆问题、台湾与香港的左翼和右翼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史等问题。PDF版点击此处可下载:https://www.gongchao.org/cn/diguan-zhongguo/
ACT3058562022ENGLISH (translated to zh-CN).pdf
3 MB
保护抗议活动! 为什么我们必须拯救我们的抗议权利
国际特赦组织
https://www.amnesty.org/en/documents/act30/5856/2022/en/

长期以来,国际特赦组织一直致力于保护和扩大抗议活动在捍卫和促进人权方面的力量。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与抗议运动站在一起,参加集体行动,作为我们运动的一部分。我们在此提醒那些当权者,和平抗议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特权,国家有责任尊重、保护和促进这种权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开展一场全球运动,挑战对抗议能力的广泛攻击,与所有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声音的人站在一起。

目录
1. 简介
2. 我们有权抗议
2.1 有抗议的权利吗?
2.2 促进和平抗议的责任
2.3 可以限制抗议活动吗?
3. 为什么我们必须保护抗议
3.1 抗议在促进⼈权⽅⾯的作⽤
3.2 针对全球问题的全球运动
4. ⼈⺠动员的全球趋势
4.1 抗议的蔓延
4.2 ⼈们如何抗议?
4.3 歧视如何影响抗议者
5. 抗议遭到攻击
5.1 镇压抗议和使⽤武力的趋势
国安化
军事化
使⽤武力,包括⾮致命性武器
5.2 使⽤法律镇压抗议活动
限制抗议的普通⽴法
⽤于压制抗议权的紧急权力
将抗议者定罪
5.3 使⽤技术阻碍抗议权
6. 我们想要什么?保护抗议!
Forwarded from 香港人的蘋果
https://youtu.be/rEofq5SIOSs
#BBC專訪
2019 年香港的「反修例」運動開始後,大量年輕人因相關抗議被捕入獄。根據香港警務處統計,有10,279人在2019年6月9日至2022年12月 31日這段時間於示威活動被拘捕,其中被捕人中有 4010名學生、1754人為18歲以下。
許多被捕者在走過漫長的司法程序與獄內時光後,在包括職涯、學業、人際關係與社會氛圍中皆需做出調適。為了解2019年後的被捕者如何繼續生活,BBC中文採訪了兩位出獄的「反修例」運動示威者,以及幫助因社運案件入獄人士的支援網絡。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www.tg-me.com/appledailyhk26

🍎蘋果報料熱線: @Appledailyhk_bot

🍎蘋民不蘋則鳴!2.0
https://www.tg-me.com/hkerappledaily2
别坐在那儿尽说些空话,现在就可以提交 #马格尼茨基 申请,对违反人权的人士进行问责! 快利用 @SafeguardDefend 出版的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指南来做出行动。此文件获得相关专家与官方协助,是至今最全面的一份指南:

https://safeguarddefenders.com/zh-hans/node/293
Forwarded from Jim👀了啥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211/zhang-qianfan-constitutional-cure-coronavirus-china-democracy/

言论与新闻自由有代价,但是和压制言论的代价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再重复一遍罗隆基先生1929年发表的名言:“压制言论自由的危险比言论自由的危险更危险”——危险得多得多!
和严重落后的代议制度相比,长期适应了这种制度的大众心态更可怕。几乎所有人都盼望某个国家领导人出现在救援现场,却没有人期待看到湖北省、武汉市各级加起来数千名人大代表中有一个活跃的身影。
Forwarded from 酷儿影视前哨站
Our Pride 2023 : 酷儿青年创作者短片免费线上展映

展映地址
2025/10/01 21:35:04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