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 Journal of Adolesc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全世界 36 个国家的青少年的孤独感在上升,这一现象可能与 #智能手机 的使用有关。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项目的数据,该项目在 2000、2003、2012、2015 和 2018 年调查了超过一百万 15 到 16 岁的学生。结果显示在 2012 年前青少年的 #孤独感 保持平稳,但 2012 到 2018 年之间报告高度孤独感的青少年人数增加了近两倍。研究未涉及到新冠流行期间的调查。36 个国家出现如此相似的趋势,研究人员认为主要与智能手机的使用有关。孤独感与收入不平等、GDP 和家庭规模无关,与智能手机和 #互联网 使用增加有关。从 2012 年开始,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在研究的大部分国家超过了五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减少,使用数字媒体的时间更长,可能导致了更高的孤独感。
source
source
Yahoo
Teens around the world are lonelier than a decade ago. The reason may be smartphones.
Loneliness among adolescents around the globe has skyrocketed since a decade ago - and it may be tied to smartphone use, a new study finds. In 36 out of 37 countries,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mong teenagers rose sharply between 2012 and 2018, with higher increases…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助长了美国社会的鲨鱼狂热? | 阅读原文
鲨鱼是一种无意识的、幽灵般的恐怖,可以在任何时候袭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一个令人不安的人为影响,使美国人进入了《大白鲨》和“鲨鱼周”的时代。
#历史 #二战 #鲨鱼
鲨鱼是一种无意识的、幽灵般的恐怖,可以在任何时候袭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一个令人不安的人为影响,使美国人进入了《大白鲨》和“鲨鱼周”的时代。
#历史 #二战 #鲨鱼
Telegraph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助长了美国社会的鲨鱼狂热?
翻译:王宁远 界面文化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Before Shark Week and ‘Jaws,’ World War II spawned America’s shark obsession 每年夏天,探索频道都会在“鲨鱼周”期间播出大量描绘鲨鱼捕猎、进食和跳跃的壮观记录片,喂饱翘首以待的观众。这一电视策划于1988年首次启动,并在当时立即成为热门话题。它在经济上的成功大大超出了创作者的预期。创作者们的灵感来自1975年大片《大白鲨》的盈利能力,这是第一部获得1亿美元票房的电影。…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东京奥运会已经进行了好几天,今天才抽空看了一下开幕式表演的回放,老实讲,不好看。网路上的评论大多是“阴间”,也有为此辩解的说是日本的物哀之美。但奥运会是全球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的盛会,开幕式就是各国交给日本的一道命题作文,如果你的答案绝大多数的阅卷老师都看不懂或不满意,那从这个意义讲,东京奥运开幕式是失败的。
很多人就此怀念 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确实大气磅礴,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人海战术和整齐划一的美学,它都是一次无以伦比的盛宴。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 04 年的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那是艺术造诣最高的一届。简洁,冷峻,精准,有力,如同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一般,那是一次自由,浪漫,圣洁的艺术演出,在我当年那弱小的心灵埋下了美的种子。
开幕式激动人心的一刻是点火仪式,经典如 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点火,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拳王阿里颤抖的双手,2000 年悉尼的水中点火。这些经典时刻我没看过直播画面,因为那时年纪还小。说一个我觉得很棒的开幕式点火吧,那是2015年的欧洲运动会:在干涸的大地上,火焰燃成人体的躯干轮廓,水与火,大地与海洋,男人与女人,最后熊熊燃烧的黑太阳升起来时真的让人头皮发麻,那是一场人类生命的礼赞。
(上面视频是 15 年欧运会开幕式,来源网路)
#碎碎念 #奥运会 #开幕式
很多人就此怀念 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确实大气磅礴,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人海战术和整齐划一的美学,它都是一次无以伦比的盛宴。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 04 年的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那是艺术造诣最高的一届。简洁,冷峻,精准,有力,如同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一般,那是一次自由,浪漫,圣洁的艺术演出,在我当年那弱小的心灵埋下了美的种子。
开幕式激动人心的一刻是点火仪式,经典如 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点火,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拳王阿里颤抖的双手,2000 年悉尼的水中点火。这些经典时刻我没看过直播画面,因为那时年纪还小。说一个我觉得很棒的开幕式点火吧,那是2015年的欧洲运动会:在干涸的大地上,火焰燃成人体的躯干轮廓,水与火,大地与海洋,男人与女人,最后熊熊燃烧的黑太阳升起来时真的让人头皮发麻,那是一场人类生命的礼赞。
(上面视频是 15 年欧运会开幕式,来源网路)
#碎碎念 #奥运会 #开幕式
“社科热”的陷阱:年轻人热衷社科,是破圈的假象还是另类的鸡汤? | 阅读原文
从自发的各种读书小组、青年空间,到越来越多的社科类自媒体,再到网络社交空间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与讨论,社科学术的公共化似乎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热衷社科?社科对他们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社科 #专业
从自发的各种读书小组、青年空间,到越来越多的社科类自媒体,再到网络社交空间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与讨论,社科学术的公共化似乎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热衷社科?社科对他们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社科 #专业
Telegraph
“社科热”的陷阱:年轻人热衷社科,是破圈的假象还是另类的鸡汤?
作者 | 南庄(自由写作者)来源 | 《燕京书评》 2021年的全国高考结束后,一场关于高考、教育与社会的讨论在Zoom会议软件上展开。思宇先讲述了她对中法两国教育与考试制度的观察,随后张敏接棒,依托于她在西北一所中学做的学校民族志,从高考延伸到对整个中学教育的讨论。讨论区里不断弹出新的消息,对于教育这个切身的话题,几乎每位听众都有旺盛的表达欲。 思宇是里尔大学和巴黎高师的联合指导博士学校的研究生,张敏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青年教师,身处地球的不同角落,她们在线上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了对话。为这场对话牵线搭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