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寻找夏朝 ②| 许宏:无“疑”则无当代之学问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中国从来就没有自外于世界,一定要把最早‘中国’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放到全球文明史的框架里去审视。在传统的古史框架和话语系统之外,探寻考古学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独特表达,既不等于历史虚无,更无损于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中国从来就没有自外于世界,一定要把最早‘中国’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放到全球文明史的框架里去审视。在传统的古史框架和话语系统之外,探寻考古学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独特表达,既不等于历史虚无,更无损于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Telegraph
许宏:无“疑”则无当代之学问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1999年担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一职,至今已有近20年了。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构成了你学术生涯的主要部分。能谈谈在你任内二里头考古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吗? 许宏:当我和团队接手二里头遗址时,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40个年头。我们的前辈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四合院”式大型宫殿建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兵器群,以及最早的铸铜作坊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多进院落的大型宫室建筑和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及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最早的官营…
寻找夏朝 ③| 孙庆伟:“信”比“疑”更难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人们通常认为,怀疑是科学态度,相信则是盲目的。但实际上,‘有疑’是为了‘无疑’,在疑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裁断,所以‘信’比‘疑’更难,层次更高。现在的很多怀疑是很草率的,只是人云亦云,是缺乏判断力的表现。”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人们通常认为,怀疑是科学态度,相信则是盲目的。但实际上,‘有疑’是为了‘无疑’,在疑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裁断,所以‘信’比‘疑’更难,层次更高。现在的很多怀疑是很草率的,只是人云亦云,是缺乏判断力的表现。”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Telegraph
孙庆伟:“信”比“疑”更难
三联生活周刊:你近日出版了新书《鼏宅禹迹》,集中呈现了你对夏代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能否先解释一下书名的含义? 孙庆伟:“鼏宅禹责(迹)”四字见于秦公簋的铭文。这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据传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礼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铭文中秦公自述其祖先膺受天命,居于禹迹,俨然以华夏正统自居。实际上,有夏以来,后世无不以“鼏宅禹责(迹)”(秦公簋)、“处禹之堵”(叔夷钟)为王朝的地理正统,禹迹、九州、天下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4月份在清华讲座时我开玩笑,很多同学把第一个字念成“鼎”,而不是“鼏”(音…
寻找夏朝 ④| 李零:我对“夏”的理解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中国”是个历史形成的概念,它是由小到大,越来越大。但轮子再大,也得有个轴心,四裔是围绕中心转。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中国”是个历史形成的概念,它是由小到大,越来越大。但轮子再大,也得有个轴心,四裔是围绕中心转。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Telegraph
李零:我对“夏”的理解
三联生活周刊:请您谈谈对“夏”的理解,以及“夏”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李零:汉学家讲中国,有所谓“早期中国”(Early China),我们习惯叫“先秦”,他们叫“先汉”(Pre-Han)。有人说,商周以上皆史前,“三缺一”,不包括夏;即便有国家,也顶多是酋邦、城邦,只能算早期国家。不但史前无所谓“中国”,历史时期也被解构,只有朝代,没有“中国”。其更极端的定义是,只有说中国话(即汉语)的人才叫“中国人”,不说中国话的人不叫“中国人”。中国被细化,被缩水,乃至取消。这种方法太公孙龙。 夏、商、周,古人叫“…
寻找夏朝 ⑥| 早期中国视野中的夏王朝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当前学术界对夏代最宽泛的认识,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夏代前期、二里头文化是夏代晚期的意见,对夏代形成之前的社会背景、夏代前期的都城、夏代的地方城邑和夏代前后期时的邻境文化四个问题,择其要点略作介绍。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当前学术界对夏代最宽泛的认识,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夏代前期、二里头文化是夏代晚期的意见,对夏代形成之前的社会背景、夏代前期的都城、夏代的地方城邑和夏代前后期时的邻境文化四个问题,择其要点略作介绍。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Telegraph
早期中国视野中的夏王朝
有夏之前 让我们权且做个历史假想,假若传说可信,大禹在接受禅让后面对臣工时,会讲些什么?甚或夏启代伯益,获得政权的时候,他会讲什么?按说他们应该会如同西周君主那样,讲讲历史经验教训,讲讲当前形势,也得讲讲发展蓝图。如果是禹、是启,他们会如何总结夏之前的历史,会怎样看夏王朝的“国际”政治形势?
寻找夏朝 ⑦| 从神话到史书:文本中的“夏禹”叙事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被认为成书于周初的战国简《厚父》,开篇即言禹平定山川,“建夏邦”。人们据此推断,“夏”与“禹”在那时便建立了联系。
END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第990期寻找夏朝专题
被认为成书于周初的战国简《厚父》,开篇即言禹平定山川,“建夏邦”。人们据此推断,“夏”与“禹”在那时便建立了联系。
END
#夏朝 #中国 #考古 #二里头
Telegraph
从神话到史书:文本中的“夏禹”叙事
想象一幅裂开的画卷,把每个分离部分的边缘重新涂抹为新的画面,然后把它们叠放在一起,你见到新的图画,也能看到曾经的痕迹,若如此往复,也许你见到的画面,就如同历史文本中夏禹的叙事呈现在你面前的样子。 自西周至两汉的文献里,大禹的形象从创世神至夏代的圣王,至半人半兽的天选之人,渐次演变,又相互杂糅。他承载着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于他以及他所开创的“夏”的信仰与阐释。
互联网:伟大的在线游戏 | 阅读原文
如何看待互联网?如何利用互联网?对于前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后一个问题,估计想过的人不少,但真正付诸实践的不多。对于前一个问题,博主 Packy McCormick 的答案是把它看作一场伟大的在线游戏。对于后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玩好这场游戏。玩这场游戏就是为了获得乐趣,打开你甚至都不知道存在的机会之门。原文发表在其个人博客上,标题是:The Great Online Game。(36kr 神译局 boxi 编译)
#互联网
如何看待互联网?如何利用互联网?对于前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后一个问题,估计想过的人不少,但真正付诸实践的不多。对于前一个问题,博主 Packy McCormick 的答案是把它看作一场伟大的在线游戏。对于后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玩好这场游戏。玩这场游戏就是为了获得乐趣,打开你甚至都不知道存在的机会之门。原文发表在其个人博客上,标题是:The Great Online Game。(36kr 神译局 boxi 编译)
#互联网
Telegraph
互联网:伟大的在线游戏
这篇文章开篇其实不是从游戏说起的。我的开篇是要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一方面科技成长股在下挫,另一方面加密数字货币却一飞冲天? 但是我想出了怎么用更少的字来解释这一点: 因为加密货币更有趣。 但是加密货币本身并不是游戏。它只是在互联网上面玩的一场更大型的游戏使用货币,玩家有CEO,网红,艺术家,研究人员,投资者以及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这不是说哪个资产类别的表现比哪个资产类别好的问题,这个话题要有趣得多。相对于市场的日常波动,这个要更大,更持久。 我们都在玩一场伟大的在线游戏。我们玩得怎么样将决定着我们获得的回报,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
谁是真《传奇》?一场横跨20年的IP争夺战 | 阅读原文
商战之上没有真正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文将为大家剖析一个中国游戏行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相关利益数额最大的著作权纠纷事件。这个事件不仅在当年改写了《热血传奇》、《传奇世界》《传奇3》三款顶级人气网游的命运,更在多年后搅浑了“传奇类”游戏上千亿流水的市场,至今都遗患无穷,甚至被认为“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完全解决”。
#游戏 #传奇
商战之上没有真正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文将为大家剖析一个中国游戏行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相关利益数额最大的著作权纠纷事件。这个事件不仅在当年改写了《热血传奇》、《传奇世界》《传奇3》三款顶级人气网游的命运,更在多年后搅浑了“传奇类”游戏上千亿流水的市场,至今都遗患无穷,甚至被认为“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完全解决”。
#游戏 #传奇
Telegraph
谁是真《传奇》?一场横跨20年的IP争夺战
文|芒果冰OL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为大家剖析一个中国游戏行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相关利益数额最大的著作权纠纷事件。这个事件不仅在当年改写了《热血传奇》、《传奇世界》《传奇3》三款顶级人气网游的命运,更在多年后搅浑了“传奇类”游戏上千亿流水的市场,至今都遗患无穷,甚至被认为“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完全解决”。 那么为何“网游著作权”这种理应清晰明确的问题会变得如此复杂?冲突三方的多轮商业大战和法庭交锋为何没能解决问题?这件事又给了其它国内企业以怎样的警示?
追求完美足球场,英国把自己“倔”成了硅谷 | 阅读原文
它们一度看起来像泥潭、溜冰场或旱地,具体像什么要看这是一年当中的什么时候。但随着大笔资金涌入足球场,崭新的球场对这项运动的形象变得至关重要——而场地管理员则变成了明星。说到草皮保养的明星,没有一个地方的明星比英国的多。这里就像是场地管理的硅谷,他们的草皮保养技术比全球任何地方都要先进10年。优秀的场地是球星发挥天赋的保障,William Ralston用一篇长文聚焦了英国的草皮保养技术和人才,原文发表在《卫报》上,标题是:‘The Silicon Valley of turf’:how the UK’s pursuit of the perfect pitch changed football。
#足球
它们一度看起来像泥潭、溜冰场或旱地,具体像什么要看这是一年当中的什么时候。但随着大笔资金涌入足球场,崭新的球场对这项运动的形象变得至关重要——而场地管理员则变成了明星。说到草皮保养的明星,没有一个地方的明星比英国的多。这里就像是场地管理的硅谷,他们的草皮保养技术比全球任何地方都要先进10年。优秀的场地是球星发挥天赋的保障,William Ralston用一篇长文聚焦了英国的草皮保养技术和人才,原文发表在《卫报》上,标题是:‘The Silicon Valley of turf’:how the UK’s pursuit of the perfect pitch changed football。
#足球
Telegraph
追求完美足球场,英国把自己“倔”成了硅谷
来源 / 《卫报》 作者 / William Ralston 译者 / 36氪神译局 boxi 一、草皮管理的硅谷 2009年,当皇家马德里从阿森纳挖走了保罗·伯吉斯(Paul Burgess)时,对于英国的足球人才来说,这是一个重大时刻。 在黑潭俱乐部开启职业生涯之后,1999年伯吉斯抵达了这家北伦敦的俱乐部,年仅21岁时就已经声名显赫。2000 年代初,在阿森纳参加欧洲冠军联赛期间,他在欧洲舞台上表现出色,并在 2004 年葡萄牙欧洲杯上大放异彩。四年后,他在欧洲锦标赛上又一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表现。…
悦读足球:一份来自人类学的观赛指南 | 阅读原文
现代足球已经从一项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贵族运动成为今天风靡全球的竞技体育,对现代人而言,足球是游戏、竞技也是严肃生活,是文化表演也是日常实践,是仪式化的战争以及被驯化的暴力。商品时代的足球正从贫民窟里的廉价娱乐转变为商业竞逐的体育帝国,动员着国家建设、政治转型与全球化过程。
这份阅读清单由两位女球迷/人类学学者共同梳理,引领读者从多个面向重新审视这场通常意义上的“男性游戏”。在分享足球研究中的文化洞察力之余,我们希望邀请大家一道,在这个孤独、碎片化的后工业时代,通过足球重新定位游戏与快乐的意义。
#足球 #book
现代足球已经从一项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贵族运动成为今天风靡全球的竞技体育,对现代人而言,足球是游戏、竞技也是严肃生活,是文化表演也是日常实践,是仪式化的战争以及被驯化的暴力。商品时代的足球正从贫民窟里的廉价娱乐转变为商业竞逐的体育帝国,动员着国家建设、政治转型与全球化过程。
这份阅读清单由两位女球迷/人类学学者共同梳理,引领读者从多个面向重新审视这场通常意义上的“男性游戏”。在分享足球研究中的文化洞察力之余,我们希望邀请大家一道,在这个孤独、碎片化的后工业时代,通过足球重新定位游戏与快乐的意义。
#足球 #book
Telegraph
悦读足球:一份来自人类学的观赛指南
结绳志特邀编辑 /高诗怡 编写 /高诗怡 安孟竹 01 逸闻、先驱与共同体
卢云峰:为何是“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 阅读原文
现代性和宗教的关系,一直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关心的话题。四十年前,他曾宣称21世纪将是全面的世俗化,只会有少数小教派存活于偏僻的农村。而四十年后,他与格瑞斯·戴维、埃菲·霍卡斯一起,撰写了一本反响巨大的《宗教美国、世俗欧洲?》,针对基督教在欧洲的衰落和在美国的发展,重新审视世俗化以后不同文明社会宗教观念的差异及其来源。卢云峰的文章即以法国与美国政教分离的情形为例,评论伯格等西方宗教社会学家的这一理论新视角。
#美国 #宗教 #世俗 #文化
现代性和宗教的关系,一直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关心的话题。四十年前,他曾宣称21世纪将是全面的世俗化,只会有少数小教派存活于偏僻的农村。而四十年后,他与格瑞斯·戴维、埃菲·霍卡斯一起,撰写了一本反响巨大的《宗教美国、世俗欧洲?》,针对基督教在欧洲的衰落和在美国的发展,重新审视世俗化以后不同文明社会宗教观念的差异及其来源。卢云峰的文章即以法国与美国政教分离的情形为例,评论伯格等西方宗教社会学家的这一理论新视角。
#美国 #宗教 #世俗 #文化
Telegraph
卢云峰:为何是“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文 | 卢云峰 (《读书》2016年3期新刊)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这是一个祛魅的时代,也是一个复魅的时代。当基督教在欧洲花果飘零之际,它在美国却枝繁叶茂,欣欣向荣。这让学者感到困惑:现代性究竟是宗教的墓地还是沃土? 四十年前,大多数社会学家并没有上述的困惑,他们坚定相信宗教行将就木。这就是著名的世俗化理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的推进,宗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世俗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人类学家安东尼·华莱士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一本教科书中这样告诉学生:“宗教演进的结局是灭绝。宗教认为超自然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