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就在本文編輯期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武力組織哈馬斯,在國際社會的持續壓力下達成停火協議,結束這場持續了11天、並造成加沙地帶232人喪生、以方12人喪生的血腥衝突。這場死傷懸殊的衝突引發外界對以色列種族隔離制度的嚴厲抨擊,但對大部分不知其所以然的大眾來說,反以還是挺以,是一個未必能通過實感和反思做出的選擇題。
為爭取巴勒斯坦人權而開始的B.D.S運動,至今已有近20年,投身其中的不乏成長於以色列的猶太活動家。2019年,端的作者班戈在德國柏林,與其中一位猶太活動家進行了多次對談,談他的出走、談種族隔離政策,也談猶太復國主義為何與納粹主義一體兩面,以及以色列、德國的左右翼人士的觀點對理解以巴問題造成的影響和局限。由於訪談體量龐大,近日才整理完畢。除此之外,本文也想展現B.D.S活動家對革命、政治空間及行動的想像。對於所有處於被剝奪地位的人來說,苦難應是連結。
訪談猶太活動家:因為支持巴勒斯坦抗爭,我被起訴「反猶」 | 閲讀原文
#巴以冲突 #耶路撒冷
為爭取巴勒斯坦人權而開始的B.D.S運動,至今已有近20年,投身其中的不乏成長於以色列的猶太活動家。2019年,端的作者班戈在德國柏林,與其中一位猶太活動家進行了多次對談,談他的出走、談種族隔離政策,也談猶太復國主義為何與納粹主義一體兩面,以及以色列、德國的左右翼人士的觀點對理解以巴問題造成的影響和局限。由於訪談體量龐大,近日才整理完畢。除此之外,本文也想展現B.D.S活動家對革命、政治空間及行動的想像。對於所有處於被剝奪地位的人來說,苦難應是連結。
訪談猶太活動家:因為支持巴勒斯坦抗爭,我被起訴「反猶」 | 閲讀原文
#巴以冲突 #耶路撒冷
Telegraph
訪談猶太活動家:因為支持巴勒斯坦抗爭,我被起訴「反猶」
【編按】:就在本文編輯期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武力組織哈馬斯,在國際社會的持續壓力下達成停火協議,結束這場持續了11天、並造成加沙地帶232人喪生、以方12人喪生的血腥衝突。這場死傷懸殊的衝突引發外界對以色列種族隔離制度的嚴厲抨擊,但對大部分不知其所以然的大眾來說,反以還是挺以,是一個未必能通過實感和反思做出的選擇題。
嬉皮士运动50年 |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7期
专题有三篇,本文是第一篇:虽然当年那场运动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就宣告失败,但嬉皮士精神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第二篇: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第三篇:嬉皮公社探秘
#Hippie #嬉皮士
专题有三篇,本文是第一篇:虽然当年那场运动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就宣告失败,但嬉皮士精神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第二篇: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第三篇:嬉皮公社探秘
#Hippie #嬉皮士
Telegraph
嬉皮士运动50年
虽然当年那场运动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就宣告失败,但嬉皮士精神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社會性死亡」於五四的大陸樂評人:當說人話也不再被愛國青年允許 | 閲讀原文
【編按】:近日趁著印度疫情二次大爆發,中共中央政法委新聞網站官方微博「中國長安網」,在5月1日上載一張題為「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的圖片,圖中包涵中國發射火箭和身著防護服的印度人執行火葬的畫面,被認為是在諷刺印度抗疫不力。該微博隨後被主動刪除,但事件引起爭論,認為這條微博不合適的人,被認為是「公知和推牆派」,「偽裝成愛國者」。其中,樂評人丁太升是一個犧牲品。
在民族主義、流量經濟、粉圈文化高度滲透在中國年輕一代的網絡生活的背景下,支持與舉報通常僅一線之隔,體制維護者與反體制者的定義更為模糊,而民族主義則以多元、新鮮的面貌出現。本週,端傳媒共推出三篇文章分析這種中國現狀,本篇為第三篇。歡迎閱讀前兩篇,《學者粉圈、民粹動員與流量經濟:當民族主義學者沈逸「網暴」胡錫進》,及《陳純:「被公知」的胡錫進和兔主席,分裂的中國國家主義者》。
#公知 #言论
【編按】:近日趁著印度疫情二次大爆發,中共中央政法委新聞網站官方微博「中國長安網」,在5月1日上載一張題為「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的圖片,圖中包涵中國發射火箭和身著防護服的印度人執行火葬的畫面,被認為是在諷刺印度抗疫不力。該微博隨後被主動刪除,但事件引起爭論,認為這條微博不合適的人,被認為是「公知和推牆派」,「偽裝成愛國者」。其中,樂評人丁太升是一個犧牲品。
在民族主義、流量經濟、粉圈文化高度滲透在中國年輕一代的網絡生活的背景下,支持與舉報通常僅一線之隔,體制維護者與反體制者的定義更為模糊,而民族主義則以多元、新鮮的面貌出現。本週,端傳媒共推出三篇文章分析這種中國現狀,本篇為第三篇。歡迎閱讀前兩篇,《學者粉圈、民粹動員與流量經濟:當民族主義學者沈逸「網暴」胡錫進》,及《陳純:「被公知」的胡錫進和兔主席,分裂的中國國家主義者》。
#公知 #言论
Telegraph
「社會性死亡」於五四的大陸樂評人:當說人話也不再被愛國青年允許
【編按】:近日趁著印度疫情二次大爆發,中共中央政法委新聞網站官方微博「中國長安網」,在5月1日上載一張題為「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的圖片,圖中包涵中國發射火箭和身著防護服的印度人執行火葬的畫面,被認為是在諷刺印度抗疫不力。該微博隨後被主動刪除,但事件引起爭論,認為這條微博不合適的人,被認為是「公知和推牆派」,「偽裝成愛國者」。其中,樂評人丁太升是一個犧牲品。 在民族主義、流量經濟、粉圈文化高度滲透在中國年輕一代的網絡生活的背景下,支持與舉報通常僅一線之隔,體制維護者與反體制者的定義更為模糊,而民族主義則…
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7期
专题有三篇,本文是第二篇: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东西烧掉呢?但如果你来过一次就会明白,这才是最好的结束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篇:嬉皮士运动50年
第三篇:嬉皮公社探秘
#Hippie #嬉皮士 #火人节
专题有三篇,本文是第二篇: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东西烧掉呢?但如果你来过一次就会明白,这才是最好的结束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篇:嬉皮士运动50年
第三篇:嬉皮公社探秘
#Hippie #嬉皮士 #火人节
Telegraph
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1967 年夏天被历史学家称为「爱之夏」(Summer of Love),因为那年夏天的旧金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嬉皮士运动,「爱」是那场运动的口号,故得此名。今年是「爱之夏」50 周年纪念,我特意选在盛夏的 8 月来到旧金山,寻找当年那场运动的遗迹。 和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不同,美国很多大城市的街景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怎么变过了,旧金山即是如此。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唐人街、九曲花街和北滩都没有太大变化,当年嬉皮士聚集的「海特区」更是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几家著名的嬉皮商店仍在营业,就连卖的东西也和当年差不多。唯一…
嬉皮公社探秘 |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7期
专题有三篇,本文是第三篇:在今天的美国还是能找到原汁原味的嬉皮士的,他们离开城市躲进了深山,在那些与世隔绝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公社,继续过着他们想要的嬉皮生活
第一篇:嬉皮士运动50年
第二篇: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Hippie #嬉皮士
专题有三篇,本文是第三篇:在今天的美国还是能找到原汁原味的嬉皮士的,他们离开城市躲进了深山,在那些与世隔绝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公社,继续过着他们想要的嬉皮生活
第一篇:嬉皮士运动50年
第二篇:从「爱之夏」到「火人节」
#Hippie #嬉皮士
Telegraph
嬉皮公社探秘
令人失望的呀呼公社 1967 年的「爱之夏」匆匆结束之后,失望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各自的家乡,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其中绝大多数人很快就放弃了寻找,重新融入主流社会。但也有少数人一直没有忘记嬉皮士的理想,在远离现代文明的荒野中建立了新的根据地,这就是遍布美国的嬉皮公社的起源。 如果你在网上搜「嬉皮公社」(Hippie Commune),会搜出来一个网站,列出了美国每个州现有的嬉皮公社的地址和基本情况。加州的嬉皮公社集中在北部,一来这是嬉皮公社的发源地,当初很多旧金山嬉皮士在逃离海特区之后,都不约而同地选…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兵马俑是如何制作的?
在公元前三世纪,如何能将原材料、技术要领和劳动力组织在一起,建造出成千上万个真人大小的士兵?生产兵马俑需要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系统,以及高效的项目管理。考古学家通过逆向工程研究,试图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重现这些文物的制作过程。
#兵马俑
在公元前三世纪,如何能将原材料、技术要领和劳动力组织在一起,建造出成千上万个真人大小的士兵?生产兵马俑需要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系统,以及高效的项目管理。考古学家通过逆向工程研究,试图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重现这些文物的制作过程。
#兵马俑
History
How were China's legion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made? Experts have pieced it together.
Creating thousands of live-size soldier statues to protect the mausoleum of China's first emperor was a massive operation, requiring many steps and close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