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列宁年选:革命家的著作
在列宁逝世一百周年之际,革命者应该重新认识真正的列宁:他是革命战士、布尔什维主义和共产国际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为此,我们隆重推出新的系列《列宁年选》,介绍列宁理论著作中的瑰宝——有些广为人知,有些则鲜为人知。该系列旨在向今天的革命家传达这些著作的永恒价值,并说明它们是如何与决定列宁一生的论战和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布尔什维主义也是通过这些论战和斗争建立起来的。
列宁的第一本书《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与社会民主党人斗争》出版于1894年,当时他年仅24岁。仅凭这一点,它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这绝非一部"不成熟"的作品。它已经显示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以及俄国革命者面临的任务的深刻理解。
#列宁不朽 #理论学习 #列宁年选 #马克思主义
阿萨德政权的过去与现在
经过四年的相对僵局,叙利亚内战最近因叛军对阿勒颇的突然进攻再次点燃。为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回答由此引发的问题,我们重刊这篇2013年的文章,文章详细解释了阿萨德政权的本质,以及共产主义者对其应持的态度。(编者按:此文详细介绍了阿萨德政权的由来及叙利亚过去畸形工人国家的历史,并在当时就准确预测阿萨德政权下台后缺少革命力量会带来的混乱。)
#叙利亚 #泰德格兰特 #革命共产国际 #阿萨德 #中东局势
列宁年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9)
在本周的《列宁年选》中,我们将探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一部宏伟却鲜有人问津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与当时在俄国活动的所有其他革命思潮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红线。若要对列宁的这一时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了解更广泛的背景,我们推荐Wellred Books最近出版的罗布·苏沃尔(Rob Sewell)和艾伦·伍兹(Alan Woods)的著作《捍卫列宁》(In Defence of Lenin)。
#革命共产国际 #布尔什维克 #列宁 #列宁年选
列宁年选:《从何着手?》
本周我们将阅读列宁的一篇简短但关键的文本,其中列出了许多在俄罗斯共产主义力量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策略和方法。写于 1901 年的《从何着手?》对战术灵活性的必要性和革命媒体的重要性进行了简洁而精辟的解释。它所包含的教导对于今天的革命政党的斗争非常重要。
#革命共产国际 #布尔什维克 #列宁 #列宁年选
怎么办?列宁如何建立战斗组织
在1901年,列宁撰写了他期待已久的著作《怎么办?》。这本马克思主义杰作,对于任何想要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人来说,对于如今任何严肃对待推翻资本主义斗争的人来说,都是一本无与伦比的手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是什么赋予了这本书经久不衰的力量,以及为什么今天每个共产主义者都应该把这本书理解透彻。
#革命共产国际 #布尔什维克 #列宁 #列宁年选
四分五裂: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孟什维克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中,列宁分析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RSDLP)第二次代表大会造成的影响。在1903年的代表大会上,俄国工人运动出现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孟什维克主义之间著名的分裂。然而,分裂最初并不涉及政治和观点上的分歧,而是在看似次要的组织问题上爆发的。只是在随后几年,尤其是1905年革命前后,这些分歧才变得尖锐明显,最终导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于1912年正式且最终分裂。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 #列宁年选 #列宁主义 #历史回顾 #组织建设 #俄国历史 #俄国革命
列宁年选:1905年革命的“两种策略”
当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中“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分歧首次出现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时,它们仍然局限于组织问题上的次要分歧。直到在1905年革命中才出现了真正的政治分歧,列宁在他当年的出色的小册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解释了这一点。战争和革命比任何事情都更能清晰地揭示政治分歧。
#列宁不朽 #理论学习 #列宁年选 #马克思主义
列宁年选:1905年革命后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与列宁的反击
本周,在《列宁年选》中,我们将探讨列宁的一篇不太为人所知的著作,这是一篇针对马克思主义者通常称为“极左主义”的趋势的重大论战。列宁于1909年写的《论拥护召回主义和造神说的派别》 (The Faction of Supporters of Otzovism and God-Building)就马克思主义策略与哲学中的关键问题,与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内无原则的极左派别试图修正它的企图展开论战。
#列宁年选 #列宁主义 #哲学 #历史回顾 #理论学习
列宁年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本周,在我们的《列宁年选》系列中,我们重新刊登了列宁于1913年为布尔什维克报纸《启蒙》撰写的一篇简短但有力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列宁追溯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最进步和最革命的思想的继承者的连续脉络。在列宁撰写这篇文章时,布尔什维克已经与孟什维克彻底决裂,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出现,开始发展成一个拥有数万党员和数十万支持者的群众性政党。俄罗斯正处于1912年至1914年间持续的新一轮激进罢工浪潮中。但是,列宁从未自满地放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斗争。他在本文中全心全意地捍卫这一理论。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 #列宁主义 #列宁年选 #列宁不朽
列宁如何在“民族监狱”中为工人团结而战
列宁在民族问题上的立场是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革命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于1914年4月至6月间作为对罗莎·卢森堡等人的论战而发表的文章《论民族自决权》,是他在这一主题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俄罗斯帝国被称为“民族监狱”,“大俄罗斯”沙皇政权压迫了130多个不同的民族和少数族群,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拉脱维亚人、芬兰人等,整个民族都被剥夺了基本的民主权利。因此,“民族问题”——即民族或人民在不受压迫的情况下决定自己事务的斗争——是俄国革命运动的一个关键问题。
#列宁主义 #列宁 #列宁年选 #民族问题 #历史回顾 #理论学习
列宁年选:列宁的《帝国主义》——认识现实以改造现实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列宁在政治上几乎陷入了孤立的状态,流亡国外的他与俄国党内的联系寥寥无几。第二国际曾多次在大会上庄严投票表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并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速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然而,所有主要政党都陷入了社会沙文主义,各自在战争中维护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写下了他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他从奥地利占领的加利西亚逃往中立的瑞士,开始了一场以反战的国际主义为立场的斗争。他与反战的社会主义者建立通信,分析针对第二国际的背叛而发展起来的抵抗运动,并努力以明确的、毫不妥协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立场来充实它。这场斗争不是轻而易举的,但列宁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齐美尔瓦尔德和昆塔尔的社会主义会议,最终在俄国革命胜利后于1919年成立了第三(共产)国际。
#列宁主义 #列宁不朽 #列宁年选 #理论学习 #国际主义
列宁的《四月提纲》:重新武装布尔什维克,准备夺权
列宁著名的《四月提纲》代表了他为了政治上重新武装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该党由于1917年二月革命而一度偏离了方向。提纲呼吁革命者们与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裂,并改为要求“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如果没有列宁的干预,十月革命就永远不会发生。
#列宁 #俄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学习 #群众斗争 #布尔什维克党史 #历史 #俄国革命史
列宁年选: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
在革命时期,在各种事件和群众意识的急剧转变中,它们的兴衰,它们穿上和脱下新的“民主”甚至“革命”服装——所有这些都让人目不暇接。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基本过程,即使是真诚的革命者也有可能头脑不清,完全迷失方向。1917年二月革命后的几周内,即使是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干部也是如此。列宁的政治干预,即重新武装党,是至关重要的,正是为此,《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于1917年4月初撰写,在当月晚些时候的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使用。这篇文章的打印件被分发给了代表们,并在列宁的辩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圣彼得堡印刷厂的后勤混乱,它直到1917年9月才公开出版。
#理论学习 #列宁主义 #列宁 #俄国革命 #列宁年选
重燃共产主义:列宁《国家与革命》的重要性
1917年8月,俄国革命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被迫转入地下,生命受到威胁的列宁也在躲藏;但就在这个危险而不确定的时刻,他深入理论研究,创作了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国家与革命》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从社会民主党的残垣断壁中拯救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思想,并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今天,它应该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一并被视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文本。
#革命共产国际 #布尔什维克 #列宁 #列宁年选
列宁的过渡纲领:“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
革命是整个社会的危机,任何阶级都不能再按照旧的方式生活。事变不可避免,而危机则会爆发。但革命远非如此简单。革命有起有落,也会有新的危机产生。1917年俄国革命开始六个月后,一场新的危机即将来临。如何斩断这个难解之结?这就是列宁在《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书中关注的问题。
#革命共产国际 #列宁年选 #列宁 #布尔什维克
列宁年选: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1917年的俄国革命震撼了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多数人史上第一次从少数寄生虫手中夺取了政权,并将其牢牢握在手中。但一切才刚刚开始。在夺取政权后,工人和农民不仅要扫荡地主和资本家的旧世界,还要在此之上开始构建新的社会主义秩序。
#革命共产国际 #列宁 #布尔什维克 #列宁年选
执政中的布尔什维克:列宁的革命现实主义对抗极左绝望
1918年春天,年轻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俄罗斯所经历的一切与布尔什维克党内一些人怀有的天真的革命希望相冲突,他们是当时以布哈林为首的所谓“左派共产主义者”。这些人未能理解俄罗斯的客观形势。为了反对令人难以接受但又不可避免的现实,他们提出了一些空洞的口号,但这些口号与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格格不入。
#革命共产国际 #列宁年选 #列宁 #布尔什维克
“带着饱学的书呆子”:列宁与叛徒考茨基之争
1918年,刚刚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正面临入侵、破坏和叛乱。君主、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义者对俄国工人和农民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的行为感到愤怒。他们一心想要镇压这场革命。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场景,是一场新旧世界之间的激战。一个名叫卡尔·考茨基的“坐在扶手椅上的傻瓜”跳着华尔兹来到了战场中央。
#改良派 #革命派 #考茨基 #列宁 #俄国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执权:工人掌权后阶级斗争如何继续
1919年10月,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即将成立两周年。自1917年以来,俄罗斯工人迈出了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步。这仍然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平凡的时期之一。史无前例地,资本家和大地主的财产被没收了,在这个占据六分之一土地面积的国家,经济被国有化并置于工人国家的控制之下。但共产主义还远未实现。在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周年纪念日的一篇短文中,列宁阐述了从这两年中可以学到的东西,即工人夺取政权后,阶级斗争虽没有被立即消除,但它是如何在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期间改变的。
#工人国家 #过渡时期 #俄国革命 #布尔什维克 #社会主义革命
2025/07/04 16:49:17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