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所谓的面相学 —— 用面部特征来推理当事人的性格或品质的做法,是一种带有极其恶意的种族歧视和残障歧视的伪科学。我认为现在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经常地在下意识里做这些基于“面相”的“推理”,特别是我发这个帖子想说的 —— 针对身心障碍者的所谓的“面相推理”。

对很多人来说,TA们已经习惯成自然,一旦看到那些面部没有表情的人、那些五官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人、那些脸上带有伤疤的人、那些脸部左右不对称的人、就认为这些人一定是有性格或品质上的问题。虽然大家其实都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完全和品质没有关系的长相特征。究其原因,其一,是文学影视作品里对身心障碍群体的歧视,导致这些身体上的不同被频繁地和虚构作品里的邪恶角色联系到一起;其二,则是人们真的很喜欢说自己“一眼就能看出坏人” —— 人们真的很喜欢看到新闻里的“罪犯”就自以为是地给出类似于“看这个面相就觉得TA能做出这种事情”的评论。结果就是,我们就可以经常看到那些长相和大多数人不同的人遭到了大量来自陌生人的恶意。

是的,我们现在不会再大张旗鼓地搞“面相学”了,但仍然有无数的人因为长相的不同而遭到了无穷无尽的歧视。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现代社会的最大错觉,就是让人以为自由是一种个人的概念。

明明实际上,个人层面的自由和社会层面的福祉息息相关。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甲:如果你曾经“为了生活方便节省开支而搬回父母家”,那你没资格去对无家可归的人指指点点。你和那些人的差别只是你足够幸运,活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去找父母,而TA们没有这份幸运而已。

乙:当我得知有一半以上无家可归的人曾经是孤儿,TA们既没有家人的支持,也没有家人留下的任何资源的时候,我对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丙:仅仅从保守派对无家可归的人的态度,就可以窥见保守派的整个价值观。

丁:不只是孤儿,还有原住民,还有精神疾患。这些人的无家可归不是TA们个人的失败,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失败。

戊:还有那些逃离家人虐待的人,那些离了婚的人,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亲友支持的人。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政府展开了对巴勒斯坦人的全面种族清洗。这是巴勒斯坦人的灾难日。在此后的几个月间,四分之三的巴勒斯坦人被迫逃亡,其中大多数的难民终其一生都没能成功回到家乡。

实际上,早在1947年,以色列政府就已经开始了针对巴勒斯坦村庄惨无人道的侵略、占领、和屠杀。1948年4月,以色列政府在大量巴勒斯坦村庄的水井中投下伤寒杆菌,引发了伤寒爆发。这就是以色列的建国故事。此后,历届以色列政府从没有停止过针对巴勒斯坦人清洗和迫害。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巴勒斯坦人的浩劫,从未没有结束。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 关于“在押人员参与劳动”的讨论 =

甲:一张警车的照片。警车上写着 —— 我们组织在押人员参与劳动,这些人的劳动收入将成为我们县政府收入的一部分。我们节约了您交的税。

甲:这不是明晃晃地在说,我们把押人员当不付钱的奴隶在用?

乙:纪念美国奴隶制结束的六月节就要到了,现在正是谈谈我们社会上还存在着的奴隶制度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的监狱产业体制,是一种现代形式的奴隶制度。我说这句话是很认真的,不带任何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名义上废除了奴隶制度和强迫劳动,但实际上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空缺,那就是被关押在监狱囚犯。是时候补上我们的这个制度漏洞了。

丙:让在押人员参与劳动,是完全不能节约税收的。这些在押人员劳动带来的收入和你的税金,都会流入到监狱产业里去。而且这些钱不会用到在押人员的身上,而是会进到那个产业的资本家的口袋里去。现在我们的监狱产业,是希望更多人坐牢,更多出狱的人再次进监狱。因为被关押的人越多,监狱产业挣得也越多,攫取的税收拨款也越多。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但我希望我交的税,可以真的用在转化那些在押人员、让这些人不要再次进监狱上,而不是投入到现在这种希望更多人坐牢的监狱产业里去。

丁:如果你说你还没有坐牢,然后问我为什么你要关心这些事情?那我和你说,当在押人员可以被作为奴隶工人参与劳动的时候,公司会更愿意花低廉的价格从监狱产业那儿获得劳动力,而不是雇佣你这样的人。你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而且市场上求职的人会变多,公司有足够的候补人员可以雇用,就会借机压低你的工资。直接说,就是监狱产业越做越大,你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差。 source
【1989天安门事件 · 三十五周年】工人力量特辑

今天是6月4日,“八九民运”天安门事件35周年。

全球各地,“八九民运”时期学生领袖和新一代海外民主运动团体,如往年一样,举办系列纪念/抗议活动。从“八九”到“白纸”,民运社群的抗争和主张依旧驻留在对威权体制的反对和对民主的追求。然而,在历史主流叙事和现实倡议中,工人的参与和诉求总是被边缘化、甚至完全隐形。传统对“八九民运“的叙事常以“知识分子中心论”为主,否认工人阶级对“民主”的诉求。类似地,在后“白纸”时代,曾经扮演抗议先声的富士康工人和康乐村的抗争,其中的经济诉求和阶级话语也再次被边缘化。

本次工劳特辑,通过呈现“八九”期间工人参与者的自述,希望让读者看到工人在天安门运动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被其曲解的核心诉求——由于亲身经历了工作场所内官僚制度的危害,反抗官僚独裁、建立独立工会一直是广场工人的核心诉求,这也是工人们对民主最朴素、最真切的理解。

网页版:https://feed.laborinfocn6.com/64-35-laborpower/
Forwarded from 微博精选
(微博网友纪念六四) source
2024/06/27 02:41:57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