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Link
你常常能看到思想“保守”的人对某些弱势群体毫无同情心,你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Ta们那么冷血。其实Ta们的想法是,虽然有非常零星的意外,但绝大多数人遭受苦难和歧视和压迫,一定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咎由自取。

而一切从“世界是公平公正的”这个信仰开始。这个信仰告诉人们,只要没有错,就不会受到灾祸,那些受到灾祸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原因在的。我认为这一套想法可能是传播最广也最有害的想法。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在性别转换前的很长时间里从没有听说过“性别不协”这个概念,所以我当时很困惑很痛苦,却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大家坐在一起喝水,只有我的那杯水里加了很多很多盐,但我并不知道我拿到的水和大家不一样,看到大家都在喝水,于是糊里糊涂把我那杯全是盐的水强行咽了下去,什么也不敢说,直到因为咽下了太多盐差点挂掉...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阿梅里奥·罗伯斯·阿维拉出生于1889年,是墨西哥革命期间的一位跨性别军官。

自24岁起,罗伯斯公开以男性身份生活,并获得了家人、同事、政府的支持和承认,一直到95岁去世。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很多人自以为绝不会去支持政府对民众的极端暴力,也绝不会去支持任何人压迫人的体制,但Ta们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带有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会宣传这些。

在最开始的时候,带有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会悄悄找到你有特权的面向,然后告诉你这个世界应当在这个面向上“秩序井然”,你应当可以安心享受特权,你应当可以安心享受所有对你有利的传统。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家务是生活的基本技能。

家务不是某个性别专属的责任。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数年前,一位网友翻出了八十年代自己的外婆和舅舅一起参加骄傲游行的老照片。

两人的衬衫上写着:
“我的儿子是双性恋/而我接纳他/不用任何条件”
“我妈妈是异性恋/但她对我们性少数群体/没有一丝反感之念”

这张老照片很快获得了数万点赞和转发。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性别解放,那我们性少数社区必须要认识到,有些人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的男性气质,这甚至可能是表达自我的重要一部分,而我们应该去爱护这种真诚的性别气质的表达。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这是我八岁时候的日记的一句话:

私底下,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我觉得我自己既不是女孩,也不是男孩。不是任何一种性别,就是我自己。

这是我大概在1987年写下的日记。现在很多保守分子宣传谣言说什么“小孩被洗脑成跨性别了”。不,我不是被“洗脑”成了跨性别,很多小孩子本来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别。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假设女性或带有女性气质的人一定软弱、需要保护、顺从、喜欢服从别人、没有能力去伤害别人、很可怜,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我说的是任何人。包括女人,男人,所有各种不同的人,跨性别,顺性别,间性人,非二元,以及所有其它人。

以女性气质为主导的人不一定需要保护,也不一定需要照顾。Ta可能完全可以保护自己,甚至还可以保护别人。Ta可能很强壮,很独立。Ta可能也有很男性化的一面。Ta可能很自信。Ta可能喜欢指挥和领导。就像几乎所有群体一样,以女性气质为主导的人的群体非常多元。当你坚持女性气质等于软弱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对你的偏见失望。

同样的,以男性气质为主导的人,包括铁T,也不一定都是强壮的人。Ta们也不必一定要强壮。就像女性气质为主导的人也不必软弱一样。把异性恋社会这种“男强女弱”的偏见带到性少数社群来,对谁都没有好处。

补充:认定女性气质等同于顺从,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也限制了性少数群体的多元。无论是女性气质还是男性气质,都和坚韧、独立、自信没有任何矛盾之处。打破这些过时的社会定见,人们才可以完完整整地活出真实的自己,我们的社群也会更包容,更紧密,更有能力做各种有益的事情。多元对每个不同的身份认同之下的群体都很重要。我们需要承认和接纳,任何人都有强大的一面和软弱的一面。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我记得我上学第一天,一年级的第一天。放学的时候,我父母问我,你喜欢班上哪个女孩?我喜欢的是班上的一个男孩子。非常可爱的金发男孩。但六岁的我已经知道,我绝不能说出我的真心话。我说谎了。我挑选了班上最可爱的女孩,然后说了她的名字。

十二岁那年,我在一份杂志里看到了一篇文章,“同性恋给人带来痛苦”。文章配图是一个戴着耳环非常帅男人。我从没有见过男人戴耳环。然后我开始读那篇文章。读着读着,突然我意识到了,原来我喜欢男人这个事情是有个对应的词的,同性恋。原来我就是“同性恋”。

那篇文章的主旨,是讲同性恋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但那篇文章的主旨根本没有触动我,触动我的是那个词,“同性恋”。我不记得文章里究竟批评了多少同性恋的堕落,我只记得那里面讲到了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酒吧,所以我下了定决定,我长大之后一定要搬去纽约或者旧金山,因为我以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同性恋酒吧,一个在纽约,一个在旧金山。我当时想的是同性恋肯定非常稀少,所以除了纽约和旧金山,别的地方不会有同性恋酒吧了。我怎么能想到,在我十七岁出柜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家乡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就有三家同性恋酒吧! source
性工作者是有身体自主权的人。性工作者有权拒绝服务,特别是拒绝给那些仇恨女人的男人服务。社会不应该把性工作者视作“缓冲”男人对女人的仇恨的海绵。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当一个人带着精神上的创伤走了很久的时候,人们会渐渐忘记这个人遭受过创伤,以为是这个人的性格有问题。

当一家人带着精神上的创伤走了很久的时候,人们会渐渐忘记这家人遭受过创伤,以为是这家人的言行有问题。

当一个族群带着精神上的创伤走了很久的时候,人们会渐渐忘记这个族群遭受过创伤,以为是这个族群的文化有问题。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请注意,你的伴侣“自主独立坚强”当然很好,但Ta不可以:

❶ 打你
❷ 检查你的手机
❸ 当众或私下辱骂你
❹ 妨碍你和家人朋友的关系
❺ 有意抓痛或扭痛你
❻ 威胁你说“如果分手就自杀”

无论你的伴侣是什么性别,Ta都不可以做这些事情。不要因为担心单身而不敢分手。单身也比在这样的关系里要好。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我记得我上学第一天,一年级的第一天。放学的时候,我父母问我,你喜欢班上哪个女孩?我喜欢的是班上的一个男孩子。非常可爱的金发男孩。但六岁的我已经知道,我绝不能说出我的真心话。我说谎了。我挑选了班上最可爱的女孩,然后说了她的名字。

十二岁那年,我在一份杂志里看到了一篇文章,“同性恋给人带来痛苦”。文章配图是一个戴着耳环非常帅男人。我从没有见过男人戴耳环。然后我开始读那篇文章。读着读着,突然我意识到了,原来我喜欢男人这个事情是有个对应的词的,同性恋。原来我就是“同性恋”。

那篇文章的主旨,是讲同性恋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但那篇文章的主旨根本没有触动我,触动我的是那个词,“同性恋”。我不记得文章里究竟批评了多少同性恋的堕落,我只记得那里面讲到了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酒吧,所以我下了定决定,我长大之后一定要搬去纽约或者旧金山,因为我以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同性恋酒吧,一个在纽约,一个在旧金山。我当时想的是同性恋肯定非常稀少,所以除了纽约和旧金山,别的地方不会有同性恋酒吧了。我怎么能想到,在我十七岁出柜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家乡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就有三家同性恋酒吧! source
采访者:在你的《蓝调石墙T》有两处拉拉性爱描写。我很好奇,在你写这两个片段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蓝调石墙T》的作者费雷思:你问得很好。当我开始写这两处情节的时候,我开始自我审查。我问我自己,我真的该写这个吗?然后我告诉自己,我不必太过困扰这个问题,我可以先把我想写的写下来,然后再决定是否发表。就这样,我写出了这两个片段。我不是为读者为色情而写。可以说,我写这两处情节,是因为这两处发生的事情是人物真情实感的流露。 source
2025/02/23 18:06:26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