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过年的时候尝试了和爸妈一起看《瞬息全宇宙》。虽然我不像很多人认为这个片子有多么深刻,但至少我觉得它是有趣的,搞笑的,动作场面也很棒。我爸妈也认得杨紫琼,他们也因为在新闻里看到这个电影拿金球奖而对这个电影产生了兴趣。
然而,出问题的地方来了:我原本以为最大的困难可能是里面出现了用假阳具爆揍IRS保安的下三路幽默会让他们不适,但最大的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多元宇宙这个概念,这个科幻概念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因此尽管他们能看出杨紫琼和关继威的演技很好,剪辑和动作戏安排很棒,但对于典型的主题,他们是没有跟上的。
而这一点确实损害到了我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杨紫琼饰演的Evelyn和我妈的穿着很接近,她们也都说粤语,会普通话粤语混搭说话,会摆出一副“这个家没了我就垮了”的姿态,但她不可能像电影里一样那么快理解多元宇宙这个概念。
这一点就像白纸上的黑点一样明显,因此也打破了一个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候的幻象。尽管这个电影的叙事框架是Evelyn的一个梦,一次幻想,但其实这个电影是Joy,Evelyn的女儿的梦,是她期待自己的前现代的母亲能凭借温情超越现代性,超越虚无主义来拯救自己。
而温情并不是这么方便的东西。我和爸妈在春节看这个电影当然是温情的体现,但这个温情没法让它们追上“多元宇宙”这个概念,温情是在这个前现代和现代的对立之中持存,而不是消解这个对立本身。我觉得很多国人会有对这个片子下意识的反感就是,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幻想的不好:想要自己的父母超越自己时代的限制,来拯救现在的我们,这是不现实的。这个要求得太多,失望几乎是肯定的。温情可以在对立中持存,但是一旦我们要求“Be Kind”拥有彻底解决矛盾的力量,这个要求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严苛。
在我看来与其严苛的要求我的父母去懂多元宇宙,对复杂的现代性问题给出一个智慧的答案,不如宽容地允许温情无用的存在,和爸妈一起开心的就IRS保安被关继威的腰包狂抽放声大笑,也许这样反而才能让温情长存。也让我们少点幻想,去面对那个没有简单答案的矛盾吧。
然而,出问题的地方来了:我原本以为最大的困难可能是里面出现了用假阳具爆揍IRS保安的下三路幽默会让他们不适,但最大的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多元宇宙这个概念,这个科幻概念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因此尽管他们能看出杨紫琼和关继威的演技很好,剪辑和动作戏安排很棒,但对于典型的主题,他们是没有跟上的。
而这一点确实损害到了我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杨紫琼饰演的Evelyn和我妈的穿着很接近,她们也都说粤语,会普通话粤语混搭说话,会摆出一副“这个家没了我就垮了”的姿态,但她不可能像电影里一样那么快理解多元宇宙这个概念。
这一点就像白纸上的黑点一样明显,因此也打破了一个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候的幻象。尽管这个电影的叙事框架是Evelyn的一个梦,一次幻想,但其实这个电影是Joy,Evelyn的女儿的梦,是她期待自己的前现代的母亲能凭借温情超越现代性,超越虚无主义来拯救自己。
而温情并不是这么方便的东西。我和爸妈在春节看这个电影当然是温情的体现,但这个温情没法让它们追上“多元宇宙”这个概念,温情是在这个前现代和现代的对立之中持存,而不是消解这个对立本身。我觉得很多国人会有对这个片子下意识的反感就是,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幻想的不好:想要自己的父母超越自己时代的限制,来拯救现在的我们,这是不现实的。这个要求得太多,失望几乎是肯定的。温情可以在对立中持存,但是一旦我们要求“Be Kind”拥有彻底解决矛盾的力量,这个要求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严苛。
在我看来与其严苛的要求我的父母去懂多元宇宙,对复杂的现代性问题给出一个智慧的答案,不如宽容地允许温情无用的存在,和爸妈一起开心的就IRS保安被关继威的腰包狂抽放声大笑,也许这样反而才能让温情长存。也让我们少点幻想,去面对那个没有简单答案的矛盾吧。
我要冒着被开除左籍和/或被当作疯子的风险,更明确地捍卫一下《铃芽之旅》。
要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角度批判《铃芽之旅》是”捍卫现代生活的日常法西斯主义“是很容易的,但作为一个齐小将,我要说的是:怀旧作为一种机制,当中也存在着对抗(antagonism),怀旧是分裂的。仅是枚举日常的种种要素,并不能复合成保守主义者们口中的那个神圣的不可撼动的,排外的日常——因为从根本上,它就从未存在过。
尽管《铃芽》的subtext当然有在说遗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的,但我们也别忘了美国在911之后也有着大量“不要忘记”(Don't Forget)的Propaganda。这里的“不要忘记”恰恰是强调“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的日常”的方式来创造出神圣的日常,不断重放双子塔被毁的画面是让人们停留在那个直接的、强烈的、缺乏反思的情绪反应当中,从而阻止人们彻底重新理解911事件,将资本主义内在的对立以另一个对立的叙事——日常(美国的生活方式)与恐怖主义的对立替代掉。关键点就在于,神圣的日常无法脱离这个对立叙事而存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和解”是可以比对立更激进的:离开这一个对立,那些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意义与偶然的日常的仪式:人们的问好与道别,与他人的悲欢离合,才有可能得到全新的意义(新的诠释也可以是另一个对立)。这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如铃芽把三脚椅子放逐到时间循环当中一样,是一种“更深的遗忘”。
因此,怀旧总是“他者的怀旧”,是“对未来的怀旧”,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也是尚未到达之地。”现代生活“是这样一个尚未完成之物。如果看不见甚至要否认这一点,那才是对现状最大的投降。
要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角度批判《铃芽之旅》是”捍卫现代生活的日常法西斯主义“是很容易的,但作为一个齐小将,我要说的是:怀旧作为一种机制,当中也存在着对抗(antagonism),怀旧是分裂的。仅是枚举日常的种种要素,并不能复合成保守主义者们口中的那个神圣的不可撼动的,排外的日常——因为从根本上,它就从未存在过。
尽管《铃芽》的subtext当然有在说遗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的,但我们也别忘了美国在911之后也有着大量“不要忘记”(Don't Forget)的Propaganda。这里的“不要忘记”恰恰是强调“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的日常”的方式来创造出神圣的日常,不断重放双子塔被毁的画面是让人们停留在那个直接的、强烈的、缺乏反思的情绪反应当中,从而阻止人们彻底重新理解911事件,将资本主义内在的对立以另一个对立的叙事——日常(美国的生活方式)与恐怖主义的对立替代掉。关键点就在于,神圣的日常无法脱离这个对立叙事而存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和解”是可以比对立更激进的:离开这一个对立,那些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意义与偶然的日常的仪式:人们的问好与道别,与他人的悲欢离合,才有可能得到全新的意义(新的诠释也可以是另一个对立)。这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如铃芽把三脚椅子放逐到时间循环当中一样,是一种“更深的遗忘”。
因此,怀旧总是“他者的怀旧”,是“对未来的怀旧”,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也是尚未到达之地。”现代生活“是这样一个尚未完成之物。如果看不见甚至要否认这一点,那才是对现状最大的投降。